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2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3987 字 10個月前

楊慎一正妻生有三子。長子楊爵十七歲中舉人,進士不中,便候補待選。隻是剛好遇到其父楊慎一被貶,受到了牽連,被故意選為廣南西行省柳州懷遠縣主簿。結果剛走到湖廣南省的道州,就中了瘴疫,一命嗚呼。而當時負責選官的吏部尚書正是“彈楊主將”盧文韜。

次子楊雉早早被打發回江南西省故裡,照看祖墳老屋,也在那裡成了親,妻室是昆林公的嫡孫女。前兩年中了舉人,沒有出來做官,算是一名地方士紳了。

所以楊慎一夫婦最寵愛,也最器重的就是這幼子楊翯,一直帶在身邊,估計就算將來成了親,他們兩口子也還是會跟隨在身邊,侍候二老。隻是這天聾地啞的婚配,真的好嗎?萬一不如意,還能離合不成?恩師也丟不了這個臉啊。

兩人說著便走到了左院子,正好看到楊慎一和呂知淳站在了書房的門口,劉玄連忙站立好,整理好衣冠,雙手合放在腹部,快走幾步,來到楊慎一跟前,然後躬身行禮,朗聲道:“學生劉玄,見過恩師。”

楊慎一輕撫著胡須,滿臉的欣慰,點頭道:“甚好!四郎有這番出息,我甚是欣慰,總算沒有辜負劉奉國的托付。”

“師侄劉玄見過呂師叔。”劉玄又給呂知淳見了禮。他跟這位師叔交往得比較少,他前年進京時,呂知淳正在鎮撫湖廣南省五溪蠻作亂,去年年底才回進京。上門拜訪了兩次,都是心智絕高、城府深沉的人,交往得反倒沒有周天霞那麼親近。

四人在書房裡坐定後,寒噓了幾句,呂知淳突然提及到了楊慎一的變法革新的事情。

楊慎一隻是看了呂知淳一眼,沒有另說什麼,把一份文卷遞給了劉玄。

劉玄細細看了一遍,斟酌著說道:“恩師,你這革新變法涉及甚廣,何不擇一州縣先試行一番,觀其成果優劣,加以糾偏歸正。再擇大江南北、河嶺東西若乾不同的州縣,再試行一番。”

“試行?”楊慎一默然一會,斷然道,“時日太久,我難待矣。”

呂知淳雙目透出精光,盯著劉玄看了好一會,轉頭對楊慎一道:“誠中,四郎此議卻是老成持重之舉,你說的時日太久,卻不是問題。誠中,你現在還隻是國子監祭酒,不是中書侍郎。”

楊慎一眼睛不由露出黯淡之色,長歎一聲道:“確實是我太急了。十年的荒廢,讓我有些著魔了。”

隨即又正色道:“四郎,你叩闕移宮,雖有大功,但與製有逾越之行。拖了這兩三月,處分也該下來了吧。”

“恩師說得正是,學生接到宮裡的傳話,聖上的意思是將我‘逐出京師,任職地方’,以示懲戒。”

每一科的庶吉士,尤其是狀元郎、榜眼、探花這三位,一年觀政期結束,按慣例基本上是到中書或門下省任職,養望兩年,待到下一科春闈來臨之前,外放地方為一州堂上官。現在要被直接外放到地方去,當然是一種懲戒,而且還是不小的懲戒。

“去哪裡可有眉目了嗎?”楊慎一微眯著眼睛問道。

多謝書友:陳二生、我曾擁有理想、書友20191108141052174、書友20190818184218650、十萬兩、周天羽、瀟瀟潑墨留白、書友20190818184218650、中央陸軍、高天時、山裡的石子、郳爺、任他隨聚隨分、前麵的炮灰、寂寞的江南、dear白君、曾用名楊凡、書友20170504195456744、、殘帆影、明月醉春風、舟中小卒、醉蝶公子、草廬道人、羅寧風行者、風靈十五、書友20180924131131384、唐宋詩書、下一刻丶真我、羊非陽、不願離開大樹的葉子的打賞!!!多謝你們了!

還有諸位書友的投票和收藏,謝謝你們了!

本周兩更,記得來看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