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紅樓之山海誌最新章節!
潘籍和薛蟠一行在運河上走了十來日,過了常州進了蘇州,在平望鎮走東主河道,入越州嘉興,繼續南下。在北新關點驗一回,便進了東南形勝,三吳都會,兩浙行省首府所在,杭州錢塘縣。
潘籍先去承宣兩浙行省布政使司投了文書,等待布政司的老爺們召見。一般知縣到任,右參議或者管人事的督冊叫進去說幾句話,勉勵一番就行了。潘籍卻是這科庶吉士出身,兩浙布政司絕不敢這般怠慢,就算布政使老爺實在沒空,左參議也要出麵好言勉勵一番。
隻是這些都是四品的殿上官,自有各自的行程和威儀,日理萬機,所以潘籍在錢塘應該有的幾日等了,
剛回到驛館,薛蟠急衝衝地迎了上來:“潘大人,四郎這會子就在杭州。”
“什麼?這會子還在杭州?”潘籍有些吃驚。
他是知道的,巡察禦史在地方號稱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人,“存恤孤老、巡視倉庫、查算錢糧、勉勵學校、審案刷卷、表揚善類、翦除豪蠹,以正風俗,振綱紀。”就是當地兵備和水陸兩師,也可以去瞅一眼,發現有怠懈不法,照樣可以上書。隻是需要由門下省轉到五軍都督府,都察院跟進督辦一番。
所以到了任所,幾處衙門都要投文書拜訪一番。主理一省管民政的布政司要去拜訪,主理一省刑獄審案的提點刑獄按察使司要去拜訪,負責一省錢糧征收和轉運的轉運使司,甚至負責一省兵備的提督兵馬指揮使司也要拜拜。這些都是地頭蛇,你不想拜碼頭就去巡察,隨便弄些小動作都會讓你叫苦不迭。
你巡察個一兩年就轉遷了,這四司衙門卻是長久在的,你說下麵的州縣是聽你巡察禦史的,還是這行省四司衙門的?
隻是劉玄已經到杭州十日了,怎麼這四司衙門還沒拜完碼頭?巡察禦史是絕不願意久待在省會的,這裡全是高官,見誰都要行禮。隻有趕緊去了州縣才威風,就是高一兩階的上州要州的知州,也要叫一聲“大人”、“世兄”,平起平坐,要是捏住把柄了,那就更加不得了,簡直就是一上官。
潘籍察覺到些許不對,他不動聲色問道:“蟠哥兒,你可知四郎現在住在哪裡?”
“我打聽了,現在住在仁和縣悄然園。”
潘籍看看天色,還早得很,便決定道:“那我們趕緊過去吧。四郎的幾個丫鬟和家人,一並交還給他,也算是完了他的差事了。”
悄然園是浙東世家徐家修的園子。徐府本家在越州山陰縣,但他家的生意遍及浙東,杭州也是要常來的,所以在仁和縣修了這座園子。
劉玄跟徐家的嫡子徐文禎是同窗好友,又同中了一科進士,有了這份交情,徐家非常願意將這座園子借給劉玄暫住,作為浙東沿海道巡察禦史暫住駐所。
“淳之、蟠哥兒,你們可算來了。”劉玄和李公亮急衝衝地迎了出來。
一個多月沒見,劉玄黑了不少,似乎也瘦了一些,最引人矚目的是左臉下顎處,有一道刀疤,兩寸長,新好不久,還能見到紅嫩新肉。
“四郎,你這是?”
“跟武瞎子廝殺時,不小心挨了一箭。不過沒事,我都點了進士中了狀元,不用擔心麵目猙獰在殿試中被罷斥。”
劉玄開著玩笑道。
潘籍卻是歎息歎:“四郎還是那般好勇弄險。”
薛蟠卻在一旁叫呼道:“我的親娘咧,四郎,你在書信中怎麼不提?你這樣子,要是讓我妹子知道了,隻怕又有幾個月吃不好睡不息了。”
“那你可不要透露消息,否則我可輕饒不了你。”
薛蟠嘿嘿一笑,“咱們爺們的事,怎麼好說給娘們?省得她們哭哭滴滴的,甚是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