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2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3432 字 10個月前

聽到這裡,常豫春大笑道:“四郎說得沒錯,就是這個理,所以我才喜歡手下都是老實人,各個是木頭人就好。叫前就前,叫後就後。”

大家聽了都笑了起來,屋裡原本有些凝重的氣氛慢慢輕鬆起來。

“我們有讀書人,也有專攻武事的,但是都知道軍營戰陣的實情。不像某些不諳兵事的死讀書的,動不動就是一炮打出,糜爛十裡;萬軍齊發,遮天蔽日;屍橫遍野,血流漂杵。極儘誇張之詞。尤其喜歡讚武將之勇。勇冠三軍,視千軍萬馬為無物。可是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一個腳滑,摔倒在地上,數十敵湧上來,再勇武也被砍成肉泥了。那怕你是霸王轉世,溫侯投胎,十斤野炮打過來,照樣稀爛!”

聽到這裡,大家都凝神點頭,讚同劉玄的話。

“嚴遵軍令,協同作戰,在我看來,比個人勇武更為重要。前段時間,以倭寇為前鋒的海賊屢屢侵擾地方,兩浙備軍數次潰敗。原本隻是以為軍卒勇不及倭寇,於是從各地打行、鏢局招募了一批拳師、武師,還籠絡了地方的鹽梟、盜匪,甚至還跑去各家寺廟,延請了一批武僧。可是這夥人最後怎麼了?還不是被海賊打得屁滾尿流!”

劉玄說得這些,都是丁居勝乾的事,也是彈劾他的主要罪行之一。籠絡了這些亂七八糟的人,不僅屢戰屢敗,還軍紀渙散,地方不堪其擾。

“為什麼?難道這些招募的人不夠勇武嗎?不是的,是那些倭寇不僅勇武,在其國內更是打老了仗,知道成群,互相配合。”

“所以大人訂下了新的練兵法則。一小旗以四位長槍手為核心,手持一丈二尺長的長槍。此槍攻敵頗為有效,但必須與敵相隔距離,一旦被搶近,反倒成了累贅。所以大人在長槍手前麵配了四人。最前排右邊之人,持長形五邊大盾和長刀,專事抵住敵軍,壓住陣腳。左邊之人手持圓盾,配手刀、標槍,左右跳蕩遊擊。可為右側同僚警戒,可投標槍誘敵。”

徐天德接過劉玄的話,細細解釋起來。

“次後兩人,手持狼筅。狼筅首尖銳如槍頭,械端有數層多刃形附枝,呈節密枝堅狀。其身重,需力大之人方可持用。技擊之法有:攔、拿、挑、據、架、叉、構、掛、纏、鏟、鏜。此械最大的好處就是可遮擋全身,敵刀槍叢刺皆難入,而它輕輕一掃,敵手絕難抵擋。故而人膽自大,不懼敵手有多勇武了。”

“我們實地驗證過,我率數勇卒突擊此陣,先被左右盾手擋住,纏鬥時狼筅掃來,連我都亂了方寸,露出破綻,那四把長槍乘虛刺入,非死即傷。”常豫春補充道,大家都知他勇武,聽他這般說,不由都鄭重起來。

“往來幾次,我等也隻能傷得前麵的刀盾手,狼筅手那裡是萬難破入。我等便轉從側翼突入,長槍手後麵的兩人,手持苗刀,可近可遠,是為押陣。剛交戰兩回合,還來不及突入,長槍就轉了過來,圍著我們刺,而狼筅手一頓橫掃,斷了我們的後援。結果變成了我們正麵有苗刀,側翼有長槍亂刺,生生圍死了我們。”

常豫春的話落音後,現場一片寂靜,大家都有戰場經驗,不由在心裡默想模擬著,越想越心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