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1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4890 字 10個月前

獻俘後就是賜宴,宴分三等。

五百將士有京兆府出麵宴請,侍衛軍作陪。徐天德等人出席中軍都督府和兵部的宴會,由五軍都督府的將官們作陪。

劉玄出席的則是隆慶帝在武英殿東配殿凝道殿裡舉行的慶功宴。作陪的是內閣和軍機班。

薑本慶為首的五位軍機個個紅光滿麵,劉玄雖然是狀元郎,卻是軍將世家出身,算是他們子侄晚輩,現在立了首功的就是他,這說明打仗還是要看他們軍將,否則朝中那麼多狀元、榜眼、探花,賊亂之時也沒見誰自告奮勇上去平賊的。

內閣七位也都到齊了,包括體仁閣學士、刑部尚書韋正禮,也強撐著身體赴宴了。劉玄很少見過這一位,但聽說過這位的不少故事。流傳最廣的一個是,當年三十五歲的他中了進士回到陝西榆林老家,咦,雙喜臨門啊,他爹和姨太太給他生了弟弟,韋正孝。

不過韋正禮倒也不嫌棄,把這個比自己兒子還要小的幼弟拉扯大,教他讀書,最後二十四歲也中了進士,還是榜眼。兄弟兩進士,也算是一段佳話。

但劉玄深知,這位韋正禮韋大人可不是一般人。當年他隻是中了三甲同進士,不是庶吉士出身,也沒進過翰林院,甚至觀政後就被派遣到隴右為縣官,然後一直在隴右、安西宦海沉浮了三十年,六十多歲才從安西布政使兼署蔥嶺都護任上調回京。

他都七十多歲了,在閣老位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乞骸奏章上了幾十封,可是從隆慶帝到三位宰輔,一時半會都想不出誰能替代他,所以就一直在那裡扛著。

而他的弟弟韋正孝也一直在西北為官,現在四十多歲,已經是安西布政使,甚至還因為軍功封了輕車都尉,屬於朝中為數不多,跟劉玄一樣能夠出將入相的複合型人才。朝中上下都稱韋氏兄弟為國朝西北雙柱。

“諸位愛卿,今天是浙西平亂慶功宴,朕先敬首功劉卿一杯。”

“謝聖上恩典!”收回心思的劉玄連忙起身,恭敬地領酒,一飲而儘。

宰輔和領班軍機們又上來敬了酒,接著是閣老個軍機們敬酒,七個加五位,再加上此前隆慶帝的一杯,十三杯就下了肚。不過這禦酒跟瓊林宴一個德行,都是什麼依照古法,特製的醴酒。再特製,它還是甜酒。度數不高,喝著還甜滋滋的。不要說十三杯,三十杯也沒事。

酒酌過後,隆慶帝問起一些平賊的細節,劉玄一一作答,態度非常謙遜,把大部分功勞都推到部屬和同僚頭上。他的首功就擺在那裡,不用搶也是他的,還不如擺擺姿態。

果真,劉玄的謙遜引起隆慶帝的大悅,他笑著答道:“劉卿,你的賜封已經明發,官階加銜,內閣和軍機也擬定了,吳大伴,你給四郎讀讀。”

“遵旨。著授劉玄從五品朝散使、從四品武義大夫階、領文淵閣侍講、署樞密院都承旨、加左僉都禦史。”

“劉卿,可還滿意?”隆慶帝笑眯眯地問道。

“回聖上的話,臣隻是立了微薄之功,卻得聖上如此厚賞,微臣感恩涕零,銘感五內,今後當更加勤勉用事,來報答聖上的恩典。”劉玄出列拜謝道。

隆慶帝對劉玄的答話很滿意,他這話很實在。自己給臣工們進官加爵,就是讓他們勇於任事,更好地為朝廷效命。有些大臣謝恩的時候動不動就“粉身碎骨,難報萬一”,聽著就假。

心情大好的隆慶帝半開玩笑地問道:“劉卿,你想做什麼官,隻管說來。”

沒錯,剛才吳寶象念的那一串,隻是劉玄的文武官階和加銜。文淵閣侍講,是意味著他無論去哪裡任職,都是京官,庶吉士的特權。樞密院都承旨,說明他有參預軍機要務的資格。左僉都禦史意味著他有彈劾大權,而且他的彈劾奏章可以直呈內閣和禦前。但劉玄的實授官職卻還沒有,所以隆慶帝才有這麼一問。

其餘臣工聽了隆慶帝的話,卻是羨慕不已。雖然隻是聖上開玩笑的話,但這份寵信,卻是表露無疑,滿朝文武再難找到這麼一位。

劉玄恭敬地答道:“回聖上的話,微臣自出京任職以來,先是海賊,又是浙西亂賊,進剿綏靖,直接和間接喪於微臣手裡的性命,少說也有三四萬人。雖然都是亂賊盜匪,罪有應得。但上天有好生之德,臣下如此殺戮,實在是有違天和。為消除業障,臣下當尋一僻靜處修道靜心,早離孽海。”

“微臣聞得蘇州開元宮乃上清道祖顯聖之處,觀內典籍眾多,真人們又修為高深。臣下誠求開元宮一卑職,在三清道祖前參修,聽真人們講解,行守壽延福。隻求早日消除業孽,再為聖上效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