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2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5341 字 10個月前

涉及他的烏紗帽,桂修文頓時不斯文起來。不過這每一句話,都是直指蘇州絲織行會。會首等十餘人,垂頭喪氣坐在那裡,卻不敢再多說半句。

當天下午,薛蝌、李若鬆被引入到劉府前院簽押房。

“小民見過劉大人。”

“薛三郎,文柏,你們兩位都是自家人,不用這般客氣。”此時的劉玄變得十分和氣隨意。可薛蝌、李若鬆兩人卻還是恭恭敬敬的。

“都坐吧,”劉玄示意丫鬟上茶,然後緩緩說道:“叫你們來,是有件事商議。”

“請劉大人吩咐。”

“今年開春的時候,我就跟嶽丈大人商議好了,劉薛兩家,還有其他幾家,聯手籌銀在金陵、番禺、江夏、成都、洛陽設點,溢價收購當地的繭絲。共得繭絲一萬一千擔,三分之二販到杭州,餘下的販到金陵。”

薛蝌和李若鬆一聽,心裡頓時起了驚濤駭浪。從六月份開始,三吳的生絲價格一日數漲。到浙西報捷時,漲到了最高峰,比往年最高價還高出了七成。這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情。妖教禍害了浙西三州,又波及了杭、越、明等州,重創了這裡的絲繭收成。

可是從九月份開始,兩浙的絲繭價格開始緩緩下落,蘇州等地的繭絲價格卻猛地上漲,還有價無市,好容易來一船繭絲就被搶得精光。原來根底在這裡。以前在東南,兩浙跟南直隸爭繭絲,而在南直隸,是金陵跟蘇州爭繭絲。現在聯手從各處收上來的絲繭優先供給了杭州和金陵,那蘇州缺絲就是肯定的。

收來的繭絲大部分販到杭州去,一是那裡的價格最高,二是兩浙基本上是跟劉玄親近的人在主政,把繭絲缺口補上,讓兩浙今年的絲綢稅賦不會降得太低。既能賺錢,又能賣份人情,何樂而不為。

至於金陵那邊,不僅薛家有絲織廠,一堆的親朋好友也有絲織廠,也是既能賺錢又能賣人情的事。

“現在繭絲還有幾百擔的餘尾,過些日子要通過運河,經蘇州運到杭州去。我已經叫人放出風聲了,點明了有人販絲到杭州,卻不肯賣給蘇州。”

“我相信,你們管著利豐社的事,籌謀拉攏蘇州的織工織戶,肯定在裡麵收買了人手。我要你們派人把這個消息,也散到蘇州的織工織戶耳朵裡去。此外,你們也心裡有個數,那些改投過來的蘇州織工織戶,你們好生看緊了,不要胡亂裹到一些破事裡去。”

薛蝌和李若鬆心裡一驚,連忙應道:“小民記住了。”

李若鬆兩人,劉玄叫住了薛蝌。

“薛三郎,我家娘子跟我說,過幾天外父和外母大人要過蘇州來,給蟠哥兒婚事做準備,完了還要住段日子。娘子特意叮囑道,說你為薛家公中之事來回奔波,令妹在金陵孤零一人,沒得人照顧。所以想讓你寫封信回去,請令妹跟著外父外母大人一並過來。反正你這些日子要在蘇州待著,你們兄妹也好相聚些日子。”

“謝大人和夫人惦記著,我這就去封信,讓舍妹跟著過來,也好路上侍奉伯母。”薛蝌連忙應道。

等到薛蝌也走了,孫傳嗣走了進來。他在浙西立了軍功,被保舉為從七品宣教郎。劉玄幫他運作了一番,實授巡察蘇、常、鬆江三州禦史。這些日子一直在三州各縣吊刷案卷,昨日才回到蘇州吳縣來的。

“大人,你這是故技重施啊。”

“哈哈,計謀不怕老舊,隻要管用就行。”

“想不到大人這次選了蘇州來開刀啊。”

“不是我選的。東南財賦,姑蘇最重。東南水利,姑蘇最要。東南人士,姑蘇最盛。當今聖上,嘴裡不說,卻話裡話外給我暗示了好多回,南直隸,先蘇州,再金陵。作為臣子,當然要謹遵聖意了。”

“所以大人自表請罪,再求職蘇州開元宮使,怕是早有預謀的吧。”

“哈哈,傳嗣,看破不說破。隻有請了罪,聖上才能像是開玩笑一般地示恩,讓我選官做,這戲才演得下去。看到了吧,傳嗣,這當官啊,不僅要學問好,還要會演戲,而且最好是要能渾然自然,才是最高境界。”

孫傳嗣拱手笑著道:“那還請劉大人指點一二。”

“當官做事,四種境界,有聲有色、有聲無色、無聲有色、無聲無色。我此前是有聲無色,現在勉強無聲有色。而傳嗣你現在還是有聲有色,所以還需再努力。”

說罷,劉玄跟孫傳嗣不由都大笑起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