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2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3025 字 10個月前

海平君在漢陽宣布即高麗國王位,改年號勝武,還不顧諸臣反對,遣使去東倭,向東倭王稱臣,向東倭九州探題大內家和陰陽太守尼子家稱弟。

不積極爭取天朝的冊封承認,反而自降位格,向東倭稱臣,海平君這一舉傷透了不少臣屬的心。尤其是天朝明發詔書,正式承認平壤世子的正朔身份,並宣布即將派大軍援征,為高麗匡正除逆。臣屬紛紛動搖,中低級的直接攜家渡過大同江,投奔王師。其餘的人心晃動,暗地裡派人去勾連。

大家都以為天朝援征大軍最早明年開春之後才會來,沒想到冬十月天寒地凍之時就動了手,打了漢陽措手不及。更致命的天朝利用其強大的海運能力,直接在江華島登陸,修建了要塞城鎮。

這就要了命了,江華島就卡在漢江的入海口。誰都知道高麗多山,陸路運輸簡直是要人命,從慶州起運十石糧食,一路上人吃馬嚼,到漢陽能剩個三四石都不錯了。海平君入主漢陽,為了壓製大同江對岸的平壤,調集了不少兵馬。天朝援征詔書一發,更是征集抽調了更多的青壯兵馬來應對,需要更多的糧草。

高麗東部和南部的糧食有大半是通過海運再進入漢江運到漢陽的,雖然天朝水師占據了員嶠島(耽羅島)之後,對海路進行了封鎖。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熟悉海路的高麗船戶,總有辦法繞過天朝水師,偷運部分糧食入漢江。

現在江華島一丟,全完蛋了,一粒米一寸紗都彆想從漢江運入。最可怕的是江華島離漢陽城不過一百多裡,天朝又擁有水師之利,隨時可以以江華島為前進基地,逆流而上,威脅漢陽。簡直就是在喉嚨上擺了一支匕首。

聽說天朝援征主將是名動天下的聽雨狀元郎劉四郎。樸壬勇對這一位的名聲是如雷貫耳。不管高麗國內怎麼打,但士林讀書人都在瘋狂地崇拜著這位天朝狀元郎。就算是海平君和世子打得最激烈的時候,因為劉四郎的《赤壁賦》和《嶽陽樓記》傳到高麗,雙方不約而同地停戰,各自開了一場盛大的鑒賞會,欣賞完這兩篇足以名傳千古的賦文再繼續開打。

樸壬勇也聽說過這位狀元郎是天朝軍將世家出身,剿滅過海賊和倭兵,平定過浙西亂賊,數十萬亂軍被其一舉平定等等事跡。不過他是半信半疑。畢竟吹牛不打草稿是文官最大的本事之一,高麗如此,想必天朝也是如此吧。

隻是沒有想到,這位天朝狀元郎還是有些料道的,上來就是一手妙招。冬月怎麼了?海麵又沒凍上,隻要能開船就行。冬月又是西風盛行,風向正順路。而且就是因為冬月大家都以為不會有大動作,才不會去管。天朝兵馬在江華島登陸半個月了,漢陽城是看到往日一天一趟的江船一直沒來了,派人順江而下去查探才發現的,人家把方圓上萬民夫征集過去,營寨都立好了,就等著你來試一試頭硬不硬。

十來天的苦戰打下來,樸壬勇心裡有些悲涼,他悲涼自己手下的命,包括自己的性命,在某些大人物眼裡,根本不算什麼。就算自己這些人,為他們流乾了血,隻怕也得不了什麼好。

樸壬勇胡思亂想了一會,手下人過來了,哭喪著臉說道:“大人,都準備好了!”

“好,”樸壬勇還想說些什麼,激發下手下的血性,可現在這個鳥樣子,說什麼都是白搭。他心裡長歎一口氣,拔出佩刀來,對屬下們說道:“兄弟們,給我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