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乾戈古亦聞(二)(1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5410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紅樓之山海誌最新章節!

“其實我們應該關注那些晉商。”杜雲霖放下手裡的急報,緩緩地說道,“看得出來,這次逆賊勾連地方,晉商奔走報效的頗多。”

晉商原本掌控著陰山、漠北草原的茶馬商路。靠著這條財路,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聚集了大量錢財,然後開始擴展,逐漸壟斷了北方的生意,甚至把觸角伸到了南直隸、湖廣和關中。

隻是前周與室韋相爭時,晉商為了謀利,向關外私販鐵器糧食,做了不法勾當。後來前周偏安金陵,晉商中有不少人投靠了室韋人,幫忙打理稅賦。前周北伐後,整個晉商都遭到了打壓,但是朝廷沒有下狠手,不少晉商都保留了下來。他們的底蘊在那裡,一直暗中把持著北方的商貿生意。

不過後來關東商團在軍將世家的支持下,逐漸崛起,並開始南下。而南直隸和兩浙商賈,跟勳爵世家關係深厚,日益強大,也圖謀北上。南北夾擊之下,加上朝廷上又還保持著打壓之勢,所以晉商步步後退,失守了北方許多地方。

但是數百年的積累擺在那裡,錢財、人脈,都是用得上的東西。晉陽那邊或許就是看中了他們這些,這才勾連在一起。晉商也是逮到大好的機會,發起一次絕地反擊。

杜雲霖深知這些商賈內幕,更清楚商賈涉及這次紛爭,沒有明麵上那麼簡單。晉商利用在河東和河南的人脈,奪取了大半個河東,以及洛陽和河南三分之一的州縣,還坑死了歐陽毅和李範。而高益在揚州,富時景在杭州,又何嘗不是被江南和兩浙的商賈給坑死的。而這兩處的商賈在被朝廷和某些有心人,有意從北靖郡王等往日依附的權貴麾下剝離開後,逐漸被人整合成了一個江浙商團,藏在水底下的實力不弱。這個商團的背後,若隱若現著大內和劉、薛等幾家的影子。

現在皇家為了爭嫡一地雞毛,江浙和關東商團會不會趁機鏟除大內在其中的眼線和勢力,重新洗牌?想到這裡,杜雲霖心裡不由打了個冷戰。

他是精通經濟,知道關東和江浙商團的大股在皇家手裡,可實權掌握在實際運作人手裡。你是布下了眾多眼線,安插了不少掌櫃,可現在隆慶帝已經龍馭賓天,內庫一片混亂,那裡還管得上這些,正好方便下手。就算新君上位,該交賬簿繼續交賬簿,該安插眼線繼續安插,無所謂,人家已經把很多實權暗暗拽到手裡了,新君的人兩眼一摸黑,能乾什麼?

想著這些,杜雲霖看了一眼楊慎一,發現他跟韓東國、周天霞一樣,正在考慮自己剛才說的晉商事宜。

“沒錯,正是有了這些晉商的牽針引線,陰山、河東、河南,還有那兩處軍鎮,在聚集在逆賊麾下。”楊慎一讚同道。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京畿也是晉商經營的根本。而且那幾位逆賊,在京師裡人脈深廣,肯定還藏著不少從逆賊子,隱而不發,等著合適的時機,給我們致命一擊。”

“周大人所慮極是。”韓東國沉吟著說道,“看得出,現在發作的,基本上都是逆東平穆賊和晉商的人脈,他們互為表裡,以河東太原為根基,北連陰山,南結河南,東出京畿和嶺東。現在河東、陰山和河南都有亂黨從逆。京畿怎麼風平浪靜的?”

“逆忠廉王沽賊,身為皇太後的親子,仁廟先皇時就有人捧他臭腳,封王開府二十年,又在仁廟先皇秉政年間,奉旨辦過幾次差,兼管過兵部、嶺東漕司和直隸兵備,夾袋裡肯定有些人。這會怎麼都默不作聲了?”

“韓相提醒得對!沽賊這十年來一直低調不張揚,要不是這次力主為逆,誰知道他的心思。這等隱忍深沉之人,不可能不留一手,要必須嚴防這一手。我們雖然大勢在手。可是逆賊們敢起事,想必有倚仗在手。史書上孤注一擲,反敗為勝的例子也是有的。我等萬不可掉以輕心。”

說到這裡,楊慎一臉上凝重道:“雖然大義在我等。但是成王敗寇,一旦輸了我們,就是遺臭萬年的亂臣賊子,諸君謹記。”

韓東國、杜雲霖、周天霞三人臉色凝重,都鄭重地點了點頭。

周天霞到偏室休息,林受用悄悄靠了過來,低聲道:“老周,你怎麼不提召劉四郎回朝的事情?這時候,這八萬援征軍,可是定鼎的關鍵。”

“楊老西都不提,我敢提嗎?大家心裡都各自有著算盤,都裝作忘記劉四郎和他麾下八萬兒郎。”

“這個時候還各自盤算著小心思,老周,我怎麼越想越後怕啊。”林受用歎著氣說道。

“我也後怕,再這麼下去,京師這邊恐怕占不了多少上風。隻是這個時候,內閣不合議好,我們四個誰也不敢單獨下令召劉四郎回朝。沒有聖旨製文,劉四郎也不敢率軍回來。”

朝-鮮漢陽城,劉玄接到了京師的急報,天天召集心腹部眾商議,可是沒有聖旨詔書,誰也不敢提班師回朝之事。

這天夜裡,劉玄站在院子中間,看著天上的明月,唉聲歎息。德真郡主挺著肚子,慢慢地走了出來。

劉玄見了,連忙叫人搬來椅子,扶德真郡主坐下。

等到下人離開,德真郡主問道:“四郎,天朝京師那些人在忌諱什麼?不讓劉老將軍從遼陽出兵,也不召你回朝?大家知道,朝-鮮這八萬援征軍,都是見過血的老兵,一旦動員,一月之內就能悉數在天津登陸,不管晉陽逆賊如何囂張,也難逃雷霆一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