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2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4306 字 10個月前

宴席設在一座亭子裡,劉玄引著杜雲霖坐下。兩人寒噓了幾句,又喝了幾杯白山冰葡萄酒,便轉到正題上。

“臣下一心想著為朝廷增稅理財,自詡理財之學,滿天下也是屈指可數。今日聽了殿下一番高論,才知道臣下是坐井觀天。”

“杜閣老謙虛了。朝廷以經書策義取才,數百年來大家都盯著經書史書,頂多讀讀幾本啟蒙的算學書,能把考試應付過去就行了。理財一學,沒人關注。杜閣老能學到這個地步,已是不易。”

“殿下,臣下冒昧問一句。聞煙溪先生雖是學問大儒、經濟大家,但理財並不精通,殿下是如何學得這些才識的?”

“哈哈,紫薇閣裡有許多神武帝留下的遺寶,大多人隻關心其中一部分,大部分都被束之高閣。我八歲時,就開始請人將紫薇閣裡神武寶錄抄錄了一份。抄了四年,學了十年,到現在還沒學完。有些是學到的,有些是學著學著自己明悟到的。”

“殿下不愧是神武帝苗裔,全天下人都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殿下卻是想到了,從遺寶中學到神武帝真傳,天縱英才也不過如此。”

聽了這些話,劉玄眼睛微微一眯,緩緩說道:“本王讀史書,發現曆朝曆代所謂的理財變法大臣,一般有兩種手段,一是節流一是開源。節流不說了,開源大多數都是斂財。他們為君王收聚天下財貨,以供使用。最後民聲鼎沸,君王殺了這些人以安天下。真是可悲可歎啊。”

“開源做得最均衡的前秦商君,最後也是因為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被誣陷車裂。秦王用商君的血安撫了貴族的怨恨,使得商君的變法繼續延續。商君也算死得其所了。”

杜雲霖默默地聽著,他也熟讀史書的人,知道劉玄話裡的意思。要是正常情況下,杜雲霖幫隆慶帝緩解了朝廷財政危機,使得國庫充裕,最後的結果極大可能是由於被侵犯利益的權貴們反撲,隆慶帝把他推出去,以平民憤,然後大家相安無事,繼續下一回的盛世、衰窘、變法的輪回。

誰知道現在換了天地,做主的是劉玄。

剛才一席話,已經清晰無誤地表明,這一位比隆慶帝要懂理財度支等事。而且他已經琢磨出一種“造血”的方法,可以真正在不斂財的情況下開源,也能讓杜雲霖不再重蹈曆史上的前車之轍。隻是有所得,必要有所付出。劉玄需要什麼,杜雲霖心知肚明。

“殿下,臣下對造血一說頗感興趣,還請殿下教我。”

劉玄點了點頭。這等大事,不可能跟自己隨便聊幾句就改了立場,隻要他願意跟自己溝通交流,總有機會達成共識。

“其實本王這造血之說,無非就是朝廷鼓勵各種工商舉措,以裁判身份確保這些工商之舉能夠公平、公正和通暢地進行下去。太平無事,朝廷度支足夠時,不斂財不橫征,藏富於民;到了危機之時,度支暴增,朝廷通過借貸、增稅、國債、錢幣等各種手段,把財富從民間借調出來,用於解決危機。”

“其實曆朝曆代,君王和大臣們過於把目光集中在田地產出上,一有風吹草動,就拚命在田地上壓榨。可是田地產出,才是真正有定數,靠天吃飯。一味壓榨,早晚會出亂子的。所以必須把目光放在工、商、財這三方麵。”

“工商財?”

“工就是工匠工廠,商就是商號船隊,財,則是銀行錢莊。”

“銀行,臣下倒是聽說富國銀行這些年大興其道。錢莊,想必就是前周發行交子、飛子的錢櫃字號吧。自前周偏安、末年民亂,交子飛子濫發無度,變成廢紙。太祖皇帝立朝後就禁止發行了。”

“是啊,禁止發行,連以前發行的數以億計的飛子也悉數作廢了,朝廷和地方用飛子抵買的貨品和債務,也被一並作廢。他們解脫了,苦的卻是百姓們,生生吃下了這份苦果。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杜雲霖也苦笑著搖搖頭。這話隻有漢王殿下能說,旁人說了,怕是要被人彈劾為心懷妄意。

“杜閣老,本王這些想法,已經在兩浙、南直隸試行過一段時間,頗有成效,準備進行下一步推進。過些日子,本王二哥要從江南回來,彙報前段時間的總結,屆時杜閣老可以過來聽一聽,大家好好討論一番,再在嶺東、兩湖和直隸試一試。”

杜雲霖遲疑了一會,最後緩緩地點了點頭。,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