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前周偏安金陵,當時的文宣公跟著朝廷一起跑到江南,偏偏就落下幾位嫡係子侄,說是供奉先祖香火。可這幾位沒多久居然主動迎奉了室韋人,然後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室韋人的賜封。
文宣公宣稱這隻是幾個“逆子”的個人行為,但大家都不是傻子,知道孔府的如意算盤,無非是看到室韋人氣勢凶焰,想兩邊下注。
等到周室北伐,光複河山後,這些受偽職的孔府子侄非常乾脆的“棄暗投明”。這些舉動不僅為天下百姓不齒,就連士林儒生也覺得他們太丟讀書人的臉了。不求你像守道公那樣自-焚於紫薇閣,稍微有些骨氣也行。可偏偏做出這些醜事來。
因為這些民意,朝廷也下了狠手,把受偽職的家夥悉數賜自儘。然後又搜出私藏的書信,裡麵有南逃的孔府子弟跟北邊通信,出賣軍機政情,朝廷又毫不客氣殺了一批。而文宣公似乎乾乾淨淨的,也被朝廷申飭了一番,降為文隆侯,以示懲戒。
但到了本朝,太祖皇帝為了安撫民心,又恢複孔府的文宣公賜爵。隻是經過數十年暗中打壓,尤其是隆慶帝把跟文宣公府勾連頗深的西寧郡王一脈流配,徹底鏟除西寧郡王在嶺東的勢力後,文宣公府可以說是元氣大傷,但在兗州依然是土霸王,在士林儒生們的心目中依然保持著崇高地位。
卻想不到出了這麼一件案子,這位寧國府的大爺,這一風流不要緊,卻牽扯出了驚天大案。
“茅掌櫃,不知有何要賜教本官的?”顧仝遲疑地問道。這些漢王的密探已經查明這件案子,又夜裡來告知自己,肯定是有用意,他要先問個清楚。
“大人,小的不敢說賜教。隻是小的接到風聲,《商報》、《吳華字報》幾家報紙的采風都獲悉到這件案子的內情,已經各自發稿回去,想必用不了幾天就會見報,天下人皆知了。”
顧仝猛地站了起來,他可是深知《商報》和《吳華字報》的威力,這事要是爆出來,賈蓉是名聲掃地,不過他不要緊,他本來就沒有什麼名聲。關鍵是文宣公府的名聲就臭了。以尼姑庵為淫-樂彆府,父子兄弟**無倫,這簡直是把大成文德先師的臉放在地上來回地搽拭,再狠狠地踩上一隻沾著狗屎的鞋。
真擔心全天下文廟供奉的大成文德先師的牌位,會不會發生集體倒塌事件。
作為一個讀書人,顧仝下意識地要阻止這件醜聞公諸於世,但很快他就想明白,這事沒有那麼簡單。眼前這位和氣生財的掌櫃,可是直屬於漢王殿下的密探頭子。沒有接到上麵的指令,他敢這麼做。
“茅掌櫃,想必你還查到了很多關於文宣公府的破事吧,不妨一並說給本官聽聽。”
“大人聞弦知意,小的佩服。文卷就在外麵,我這叫人抬進來。”
是的,是抬進來的,足足兩口箱子,全是文宣公府在本朝以來犯下的累累不法案件。強取豪奪,欺男霸女,牽涉到嫡房和支房等族中上百位,總計七百六十五件案件。
“大人,兗州有一半的良田明裡暗裡都是孔府的,家仆佃戶數以萬計。他府上的糧行、商號遍及嶺東各地,以及河南、河東、直隸、兩淮等州縣。”
“這是要從根上刨啊。”顧仝喃喃地念道,臉色在跳動的燭光裡陰晴不定。:,,,,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