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儘(四)(1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3542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紅樓之山海誌最新章節!

“互助社?殿下,這是什麼個章程?”

“我們退伍了那麼多軍士官兵,他們大部分已經在村莊立足。現在可以開始組織互助社,就是鄉民們互相組織起來,開始的時候互相幫忙,各自出力。到後麵可以以一個集體的形式,開始向農耕培訓、糧種購買、售出協調、防災救災等方麵發展。我朝上千年以來,百姓們都是各自為農,分散各地。官府無論是征收賦稅,還是傳達政令,很難觸及到村莊農戶。所以才有中間的鄉紳裡保。我們必須打破這層壁壘,真正沉浸下去。互助社將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我跟老謝和淳之往來協商過,他們在兩浙的越州、秀州等縣先行試推。等到總結出經驗來,再逐漸推廣開來。”

“殿下把農本放在心上,那屬下就放心了。”

“你放心好了,百姓吃飽肚子是最根本的,我不會忘,內閣的人都不會忘。除了用各種辦法提高農田產出,我們還調高了糧食的收購價,降低糧食的入口關稅,使得從安南、占城、真臘、暹羅運送糧食到東南變得有利可圖。那些海商會踴躍地從當地收購糧食,運來換購棉布、絲綢、茶葉等貨品。這一塊會用力地彌補東南等重工商地區的糧食缺口。”

看到李公亮點了點頭,劉玄繼續說道,“還有件大事。傳嗣的警政總署經過這麼久的籌備和試行,現在準備在京師、直隸、遼東、嶺東、江蘇、江淮、兩浙和金陵開始推行。警政學堂那邊也培訓出了數百位人才。從上往下,逐級搭建,收編淘汰,理順職能。京師和直隸這邊,你要多配合。尤其是京師,直接建立警政署、分署、派出所完善的三級機構。任務繁重。”

“殿下放心,屬下記住了。”

“千頭萬緒,很多事情需要一件件去做,都離不開人。我們過去那些年培養了一些人,這幾年又通過講讀班的方式又培養上萬名各種人才,但還是不夠用。又擔心用下去的人在執行的時候走偏路。我現在就像是在波濤洶湧中給一艘大船調頭,稍不小心就會船毀人亡。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聽劉玄說得凝重,李公亮也知道他的難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了,兩人看向窗外,隻見不遠處的南市進入到最熱鬨的時候。

從各處湧來的人,他們滿懷著期盼,尋找各種的目標。在討價還價聲中,他們各自完成交易。此時的他們,臉上雖然神情各異,但跟花花綠綠各色各樣的招牌旗幡一樣,帶著一種蓬勃的生氣,一種在人世間回蕩,纏縈在每個人心頭的渴望。

“重明啊,你看看,他們的臉上滿是著渴望,對財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這種渴望催動著芸芸眾生,不停地奔波,最後彙集成了波瀾蕩漾的浩淼湖海。可偏偏有些讀書人打著‘見利思義’這道德義理的旗號,提倡什麼存天理,滅人欲。他們以為自己還生活在上古時代,產出貧瘠,隻能壓製每個人的欲望才能努力生存下去。”

“而今,科學和技術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即將突破我們生產的枷鎖。或許有一天,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一年創造出來的財富,會超過過去一百年所能創造的。在這種大勢之下,還在那裡用道德大義去壓製人的欲望,通過約束百姓民智和創造力去確保社會和國家的穩定,卻是沙上建塔,總有一天會被洶湧而來的大潮衝潰。”

“屬下知道,這就是殿下所說的天下之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劉玄笑了,點頭道:“公亮明白就好。現在我們最要緊的就是把上下的思緒扭轉過來,儘快培養出一大批明白這一點的士大夫,才能確保我華夏這艘大船,繼續乘風破浪。”

跟李公亮在京師外城轉了大半天,臨到傍晚的時候劉玄回到了府裡。

跟幾位娘子一起吃了晚飯,她們各自散去,劉玄陪著薛寶釵說了一會子話,慢慢地踱到了養俟山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