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1 / 2)

紅樓之山海誌 曾鄫 3836 字 10個月前

“這一仗已經贏了。”妥妥木黎欣喜地說道。

“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的路你們應該好走很多了。”劉玄笑著說道。

“有你們的幫助,我相信不僅複國有望,還能讓貼木泰汗國屈服,讓他們的野心不敢在放到東邊來。”

“我的建議,複國之後,不要著急報仇。先整頓國內,送那些該死的叛徒下地獄,大力扶植摩尼教和佛教。然後集中兵力去征服天竺。那裡是如此富庶的,那裡的百姓如此的逆來順受,完全可以讓那裡成為你們的糧倉和財源之地。你們就能持續地、有足夠的財力物力轉向東邊,讓貼木泰汗國臣服你們。”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能趕走綠教後卻讓摩尼教一家獨大,扶植佛教相抗衡,然後學習你們的手法。”

“我們的手法?我們什麼手法?”

“你們表麵上以道教為國教,其實上它的世俗性,對老百姓的吸引力不及釋門。扶弱壓強這是其一。其二,表麵上道教和佛教是不同的宗教,實際在千年的演化過程中,早就被你們的儒家文化同化了。道教不說了,起源本土。拿現在你們百姓信的佛教,除了佛祖還在西天,佛經教義哪個不被重新解釋和定義了一遍,去蕪存菁,幾經淘汰刪補,跟天竺最初的佛教還有多少相似?西邊那個景教不也是這樣吧。”

妥妥木黎繼續說道:“其實仔細琢磨了一番,所謂的一氣化三清,就是從先秦百家爭鳴中慢慢分化出道家和儒家。後來又來了釋門,經過千百年的同化後,其實三者混在一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分不開了。”

“那倒是。道教和佛教的神仙菩薩羅漢,都是互相竄來竄去的,而儒家更是兩教的粘合劑,把這三樣融合成了一種文明。”劉玄點頭道。

“當初我聽說你有意要景教進天朝傳教,當時很詫異。道、佛、儒三者互溶互製,最合適不過。再加一個進去,很容易打破這種均衡。後來聽說那個什麼胡神父在朝-鮮因為教民與百姓衝突,被暴徒所害。我就知道,四郎其實隻是利用他們的。”

劉玄看了一眼妥妥木黎,這個小娘皮,倒是挺關注我的。不過他也不放在心上,天朝這個龐然大物,一舉一動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周圍諸國的統治者和權貴,稍微有心的,都會密切關注。

“這一仗打完,我們的主要任務就算完成了。我們除了留下部分兵馬和教官,配合你們複國,以及幫你訓練軍隊之外,我們的精力會放在西征溫欽查汗國了。”

“天竺、波斯都是富庶之地,遠非溫欽查汗國那苦寒之地所能比的,四郎會放棄到嘴的肥肉?”妥妥木黎似笑非笑地問道。

“天竺、波斯是富得流油。隻是那裡的財富,不用我們親自去取,也會流到我們口袋裡來。你們現在什麼都缺,缺兵甲,缺糧食,缺軍械,這些東西我們都囤積在藥殺河以東,等著你們用天竺、波斯等地繳獲的戰利品去換取。還有,根據我們的協議,烏滸河以東、大雪山以北作為酬謝,成為我們大漢國的領土。”

“放心,少不了你的。等我們收複了呼羅珊和波斯,會把河中地區移交給你們了。”妥妥木黎沒好氣地說道。“我就知道劉四郎從來不做虧本的生意。”

“我怎麼敢虧本?為了援征貴國,我們可是發行了一千萬兩白銀的債券,要還的,還有利息的。”

妥妥木黎鼻子一哼,恨恨地說道:“這筆帳,我要從貼木泰汗國身上拿回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