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淼先向正中的劉表稽首行禮,然後平靜的道:“正是。”
“如此,便請吧。”宋忠微微一笑,灑然退下。
在萬眾矚目之中,張淼緩緩開口了。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嗯?劉表愣了,他原以為麵前這個不知道哪裡來的小子,不過是想嘩眾取寵罷了,沒想到這兩首詩聽起來還挺有意味。
“這兩句不錯啊!”崔州平輕輕說道。
徐庶沒有說話,隨著張淼的話語,在徐庶眼前出現了一幅幅畫麵,頭戴胡纓的趙國俠士,背著明亮的吳鉤寶劍,坐在配有銀鞍的白馬,在曠野中肆意的馳騁!豪俠的生活,行俠仗義,正是自己少年時的寫照啊,可惜那樣的生活已經一去不返了......
台上,張淼緩緩踱步,清冽的詩句從他口中緩緩說出。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燕趙俠士,銀鞍白馬,十步之內,穩殺一人,千裡關隘,不可留行。完事以後,拂衣而去,不露一點聲,深藏身與名。有時空閒,步過信陵郡,來點酒飲,脫劍橫在膝前。與朱亥一起大塊吃肉,與侯嬴一道大碗喝酒。三杯下肚,一諾千金,義氣重於五嶽。酒後眼花耳熱,意氣勃勃勁生,氣吞虹霓之間......
在張淼的詩中,一個慷慨激昂的俠士形象出現在眾人眼前,讓人不由得為之心折。徐庶眼睛不由得濕潤了,曾幾何時,這便是他所向往的遊俠生活啊!
可是,理想總是被殘酷現實所擊潰,當年那個肆意妄為的遊俠少年,也不得不搖身一變,成了追逐功名的文士...
“氣概衝天,直衝雲霄,好詩啊!”崔州平擊掌讚道。
在場的都是士子,大部分都飽讀詩書,自然能夠聽出詩的好壞,這首詩格律對仗公正,語句慷慨激昂,一個俠士的形象躍然出現在眾人眼前,當的是第一流的詩賦!
若是說剛剛王粲那首詩把大家帶到了哀鴻遍野生靈塗炭的中原大地,剛剛的這首,把大家悲切的心情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激昂奮進。
正如詩的最後說的那樣,如今天下動蕩,生靈塗炭,正是我輩拔劍奮起,救國救民之時,豈能隻會皓首窮經,埋頭於經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