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恐嚇(1 / 2)

漢旗不落 任國成 3868 字 10個月前

不管徐庶真實想法如何,既然答應留下來,以徐庶的人品自然會竭力幫忙,張淼當然高興的很,便開始主動介紹現在三水村情形,以便徐庶對情況有所了解。

“我三水村,共有族人五百六十三口,其中十五歲以上成年男丁共一百四十五人,淘汰掉老弱病殘,能戰的男丁有一百二十餘。

這些人中,一半以上服過兵役,懂得打仗的技能。其中我父張裕和張瑾更在洛陽北軍中當過兵,我父做過越騎營屯長,叔父張瑾在射聲營當過什長,是個神射手。

村中會射箭的男丁有三十多人,射術精通能十射七中的也有十五六人。”

“隻有一百多兵啊。”徐庶輕舒了口氣,頓感前途艱難。

“是隻有一百多兵,但現在的湖陽,自從賊帥周倉率眾撤入桐柏山,便沒有大股賊人,剩下的都是數十人,上百人一股,都是一些本地土賊。對付起來應該不難。”張淼說道。

徐庶點點頭,然後看向張淼嚴肅的說道:“三江,你要有心理準備,打仗不可能不死人,你要走的這條路,意味著你的族人會不斷地傷亡。”

張淼沉默了一會兒,歎道:“我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但亂世之中,生存本就不易,即便我們不拿起刀槍,也會遭到賊人不停地襲擊。而湖陽夾在襄陽和南陽之間,一旦劉表和曹操起了兵戈,亂軍之下,全村族人想保全更是不可能。”

徐庶了然的點頭:“既然如此,咱們兄弟便好好謀劃一下,如何利用這一百多兵,好好地乾上一場!”

張淼拱手道:“還請元直兄教我。”

論知識的廣博,這個時代無人能和穿越者的他相比,但論謀略論打仗治軍,張淼便不行了。

他隻是一個九八五大學曆史係高材生,除了在入學時軍訓了半個月,再沒有和軍隊有過任何接觸。

想靠軍訓學的那點東西訓練出一支精兵?還是省省吧!

孫子兵法倒是還記得,但那玩意屬於高屋建瓴的兵書,對練兵什麼的沒什麼幫助。

而村中,當過兵的不少,但懂得帶兵的卻不多,在軍中職位最高的也就張裕,曾經也隻是個管理五十個兵的屯長。

所以,張淼迫切需要徐庶的幫忙,幫助自己練出一支精兵來。

徐庶仔細考慮了一會兒,道:“眼下最當今的任務便是耕田,把麥子種下去。畢竟糧食才是一切的根本。

軍隊不訓練沒法打仗,等麥子種下後,至少要經過兩三個月的練兵,方能出戰。

三水村是我等的根基,隻有根基守住了才能考慮其他。所以還需要加強村子的防禦,至少一道寨牆和一道壕溝是少不了的。

要壯大實力,隻能靠剿賊,殺敗賊人,從賊人那裡繳獲糧食物資,才能不斷壯大。而要剿賊,必須探知賊巢在那裡,所以要事先偵查。

種田,練兵,探查敵情,修築寨牆,這便是咱們接下來兩個月的任務。”

徐庶邊想邊說,把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一一說出,條例分明。張淼則時不時的補充,查漏補缺。終於,兩人用了一個下午時間,製定了一個可行的計劃。

剩下的,便是說服族長父親張裕支持這個計劃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