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水村的路上,張淼心情很是高興。
得到了湖陽令程苪的同意,以後三水村便可以大肆的擴張圈占田地,可以儘量多的接納流民逐漸軍隊。而實力越強,三水村便越安全!
“好容易剿平了葛崗,繳獲了這些金銀,卻便宜了那狗官!”張平卻嘟嘟囔囔,有些不滿意。
張淼笑著看了張平一眼:“阿平你啊,眼窩子還是有些淺。”
“眼下我三水村最當緊的是聚攏流民,組建更多鄉兵。人數多了,對糧食的需求便大,咱們總不能動輒便去襄陽購買吧,自給自足才是王道。
有了胖縣令的準許,咱們便可以把三水村周圍的田地圈起來,給這些聚攏的百姓耕種,來年便能產出更多的糧食。
而最重要的是,這些咱們開墾出來的田地,以後便屬於三水村。對一個家族來說,田地百姓才是基礎,有了足夠的田地,咱們張家便在湖陽舉足輕重,將來由普通寒門轉變為士族也為未可知。
和咱們張氏的未來相比,區區一些金銀算得了什麼?”
張平苦笑道:“我知道阿淼你說得對,但我就是有些心疼啊。”
“哈哈哈”張淼和張闖等人都笑了起來。
湖陽縣城距離三水村約三十裡,一行五六人乘坐馬車,一早從三水村出發,現在辦完事情也才剛過午,日落前還能趕回村子。
走的是從鄧邑往湖陽的官道,路上行人卻非常稀少。在距離鄧邑約七八裡的時候,一條小溪從官道旁流過,清澈的溪水讓大家停了下來。讓拉車的馬兒休息一番恢複體力,大家也吃些東西。
張闖帶著兩個村中少年把馬兒從車轅上解下,鬆了韁繩喂些草料。
張平則在溪流旁清掃了一塊平整的石頭,請張淼坐下來。
張淼放鬆的伸直了雙腿,愜意的舒展著身子,雙眼卻看向了不遠處。
一個病怏怏滿臉焦黃的婦人歪坐在枯草堆上,身旁擱著一個很大的麻布包裹。在婦人身前,一個少年正手提一根一頭尖銳的木棍站在溪水邊,聚精會神的盯著溪水。
“他好像是在捉魚。”張平順著張淼目光看去,隨口說道。
張闖尋了幾塊石頭壘了個灶台,撿了些枯枝乾草燒起火來,張平則用瓦罐從河中舀了水,把瓦罐放在石頭灶台上。
很快,瓦罐中的水便沸騰了,張平取出一個布袋,抓了幾把黍米扔進去,開始熬起粥來。
“哈哈。”一聲歡呼,眾人扭頭看去,就見那少年提著木棍,木棍頭部赫然插著一條半尺長的魚。
“這溪水中有這麼大的魚嗎,咱們也抓幾條烤了吃。”張闖笑道。
張淼搖了搖頭:“抓魚烤魚太麻煩,喝口粥墊墊肚子就行了,彆耽擱時間,天黑前咱們要趕回村子。”
張闖隻能惺惺作罷。
就在此時,那捉魚的少年走了過來。
“諸位,能夠引一下你們的火?我的燧石不太好用。”少年行了個禮,對眾人道。
張淼笑道:“當然可以。”
少年謝過後,便把一根枯枝塞進瓦罐下火苗中,等燃著了小心的護著火苗回去開始點火烤魚。
粥很快煮熟,張闖用木勺舀了裝入木碗中,一一分給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