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薄藥聖手(2 / 2)

為皇後折腰 浣若君 6247 字 7個月前

宋伯允不止因為小時候得癩瘡相貌醜陋不堪,身上還生著一種頑癬,隻要離的近了,就可以看到,他身上的皮屑是會不停往下掉的。

陶七娘本是個極為愛潔的婦人,給堵在巷子裡,望著那一身皮屑,當時就吐了。

偏偏宋伯允還故意搓著自己的胳膊:“陶氏,當初咱們本來訂了親的,你轉而嫁了羅良,隻為他生的細皮嫩肉,我宋伯允可一直記著這事兒了。

怎的,你瞧我這皮肉讓你惡心了?告訴你唄,等成了親,你可天天要吃它了,此時嫌棄,將來怎麼辦?”

這可不就是押準了九寧懷著孽胎,在王府裡也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過日子的緣故嗎?

陶七娘忍了一年,本以為隻要女兒在王府,猶還是王妃,宋伯允就不敢造次。

誰知道因為小叔羅賓在雁門關的突然出逃,那宋伯允就明目張膽的逼上門來了。

“所以娘不止想殺了壯壯,還想自我了斷了去,就為了女兒能在肅王府抬起頭來重新作人,是嗎?”羅九寧強撐著不敢掉眼淚,可說這話的時候,眼淚止不住的就開始啪啪往下落了。

陶七娘一見女兒的淚,愈發控製不住自己的眼淚:“這一家子老的老,弱的弱,承功和阿嬋自有他們的活路。

娘確實不止想自己死,還想把你奶和你爺兩個也都解脫了,否則的話,你說怎麼辦?難道說娘就任憑著宋伯允欺負,去吃他那惡心的皮屑不成,還有壯壯了,娘不能叫他一輩子拖累著你啊。”

羅九寧這才算是明白了,原本疼愛自己的娘突然變的那般氣勢洶洶,她一來就連忙兒的要趕她回肅王府。

並非娘不愛她了,娘其實是早就抱著想和小壯壯,並羅家老爺子老太太同歸於儘的心的。

她望著母親半晌,道:“娘,您難道忘了,咱還有祖傳的薄藥,隻要有薄藥,女兒就能幫您挾治宋伯允,隻是,您肯相信我嗎?你肯不傷我的孩子嗎?”

陶七娘叫女兒這一問,又愣住了:“宋伯允那個惡徒想要強娶娘,與薄藥有甚關係?”

薄藥者,大多以動物油脂,再加上各類藥汁與精油炮製而成,用於皮膚,或者穴位之上,是治療各類皮膚病,以及人們筋骨頑痛,風濕頑癬時的良藥。

陶七娘的父親陶亙,曾經是這洛陽城中治薄藥的大家。

他一生生了九個女兒,沒有男丁,而這九個女兒之中,唯有陶八娘與陶九娘學習了治薄藥的手藝,而羅九寧則師承兩個小姨母,亦學得一手治薄藥的手藝。

羅九寧起身進了裡間,拉開自己她閨房的妝台,裡麵琳琅滿目的,擺滿了一排排的,或白瓷,或青胎,或琺琅彩的瓷盒。

旋開,這些瓷盒中全都是白色的凝膏,一盒盒,若在旁人嗅來,不過一股濃濃藥味的膏脂罷了。

但是,這是羅九寧,或者她與她的姨母陶八娘和陶九娘幾個按著當年陶家的祖傳秘方而自己治的薄藥,全都用著最好的原料,藥性極其強的。

曾經,八娘和九娘帶著羅九寧治藥時,她雖也學的認真,可從來也不曾想過,這些薄藥,將來會成為她在窮途末路時,賴以翻身的良藥。

“娘,您不要殺我的孩子,我幫你挾治宋伯允,好不好,你給女兒三天時間,三天時間就好,女兒一定替你解決了宋伯允,徜若不行,你便真帶著壯壯自殺,女兒也再無話可說,行否?”羅九寧捧著薄藥,圓憨憨的臉兒,卻也一臉大人似的凝重。

陶七娘並不相信女兒,但是她如今已然走投無路了,心中恍恍惚惚,其實仍想的是死,仍還虛以尾蛇的應付著羅九寧:“行行行,我把壯壯壯留下照看著,你快回王府去吧。”

羅九寧不知道該怎麼跟母親講自己夢裡看到的那本書,以及書中那些淒慘無比的事情。

書中的陶七娘雖說幾番狠心欲要帶著壯壯和公公婆婆同歸於儘,可是到底女子心善,始終下不了毒手。

最後,那宋伯允幾番強娶不成,索性一把火燒了陶家。

而陶七娘為了救腿腳不便的老公公,叫火給熏暈在院子裡。那宋伯允不知從何處尋了具燒焦的屍首假作陶七娘,而把真正的陶七娘給帶回家去,從此就作個豢養的性/奴了。

可憐陶七娘一個才不過三十三歲的年輕婦人,不堪宋伯允的玩弄,更是不小心染上了他那一身令人作嘔的皮癬,於某一日趁他不注意就上吊自殺了。

而宋伯允對於陶七娘,其實也沒有什麼男女之情,之所以要強娶她,折磨她,恰是為了報當年陶七娘棄他而嫁羅良的屈辱之仇。

見陶七娘死了,他一不報官二不下葬,直接把她扔到亂葬崗上,叫野狗分食掉也就完了。

如此悲慘離奇的死法,徜若說出來,羅九寧怕陶七娘要不信,可是徜若她不說,眼見得陶七娘仍得要走書中的老路,心中千萬般的思量著,羅九寧決定還是獨自冒險,孤注一擲的,救娘,救壯壯,並救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

她埋頭在兒子額頭上親吻了許久,於沉睡的小家夥耳側念念叨叨說了不知道多少遍對不起,又說了不知道多少遍娘愛你,乖乖在此等著娘,便由陶七娘送著出了羅家,準備回肅王府去了。

出了門,陶七娘還是一味哄羅九寧的話:“乖阿寧,你隻要記得千萬要學會討王爺的歡心,他是肅王府的家主,也是你的丈夫,隻有討好了他,再替他生個孩子,便從今往後他心中仍有芥蒂,便不愛你,你王妃的地位也是穩的。你一個生了孽子的王妃,一條命就算是保住了,你可明白?”

羅九寧並不言語,出門的時候,特地戴了一頂她未嫁時行走於街麵時,常戴的冪籬。

倆母女走到丹枝巷的口子上,她遙遙指著前麵巷口,便問陶七娘:“娘,你可瞧見了否,那兩個人你可認得?他們是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