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周圍年輕人七嘴八舌地提意見,王正國笑罵了一聲,“誰說沒活兒?眼裡有活的人天天能找到活兒,眼裡沒活的人就是搶收他都懶得動,今兒洗了不少紅薯出來,明天開始打粉,今年的粉條子還沒著落,上麵都開始催我了。”
一幫年輕人頓時垮了臉。
“明天就打粉啊?那活可累了,大隊長,不能讓俺們歇兩天嗎?”
“歇個屁,歇了有工分拿嗎?有錢糧分嗎?沒錢沒糧食,你不想娶媳婦了?”說話的年輕人是站著的,屁股上挨了一腳,轉頭看是自己老爹發飆,悻悻地閉了嘴。
王正國笑嗬嗬地看著眼前父訓子的一片熱鬨。
陸父和一乾老爺子都很有頭腦,喜寶心思又靈活,這兩年王樓大隊除了發展養殖業,還弄了幾個半機械的作坊,油坊、磨坊和一個粉絲作坊,粉絲作坊隻在冬天開工,專做紅薯粉絲,品質好得直接送進城裡銷售,頗具盛名。
風輕雪聽到了,走過來插口道:“粉條子幾天能做好?我回首都時好帶點走。”
粉絲易碎,不方便郵寄,在首都很難吃到老家做的紅薯粉絲。
王正國轉頭對外甥女笑道:“好不好得看天,我說不準時間長短,選出來的紅薯才洗好,還沒打碎,明兒打碎了還得過濾兩遍,還得把澄下來的粉坨子曬乾,還得打漿糊,一道又一道工序,十分考驗功夫,一絲不能馬虎,粉條子做出來了還得曬乾。”
“這麼麻煩!”
風輕雪咋舌,她沒怎麼見過加工粉絲的場景,上輩子很少見,這輩子又沒進過粉絲加工廠,鄉下的生產大隊極少有條件自己做粉絲,自然不了解其中的工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