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戰場這邊,戰況也到了最激烈的時候,司馬懿與張遼成功彙合,聯手朝匈奴大纛殺去。
呼廚泉帶著最後的一萬親衛阻擊去卑,臨走前將軍隊交給左賢王指揮。
左賢王同樣知道大纛的重要性,見張遼和司馬懿距自己已不足裡許,連忙派兵阻擋。
他不是不想退,而是不能退!
戰場之上人喊馬嘶的,命令根本無法最快的傳達各部,士兵領會將軍意圖隻有一個辦法,跟著大纛走。
他若帶著大纛逃向一邊,正在作戰的將士必然會以為出了什麼問題,從而影響軍心士氣,更有甚者,還可能導致戰爭全麵崩盤。
所以一般情況下,大纛都隻能前進,再不濟也得留在原地,堅決不能後退。
張遼和司馬懿正是吃準了這點,才不顧一切的朝大纛殺來。
眼看距離目標隻剩幾百米,張遼徹底陷入瘋狂狀態,紅著雙眼不管不顧,腦海裡隻剩一個念頭,衝鋒衝鋒再衝鋒,不惜一切也要衝到大纛麵前,將其砍斷。
;瘋子……遇上這樣的亡命隊友司馬懿滿嘴泛苦,卻不得不替他善後,組織兵馬護衛張遼的側翼,不讓他受到過多的襲擊。
終於衝到射程之內,張遼一刀劈開攔路敵兵,取下長弓搭箭拉弦,一箭朝大纛射去。
箭矢如流星般射出,從敵軍頭頂劃過直接射進大纛,旗杆成功被射中,卻隻是搖了搖,並沒有如願般斷裂。
張遼瞳孔一縮,取出箭矢就要射第二次,敵軍卻不給他這個機會,一名匈奴兵手握彎刀對著他的脖頸橫掃而過,事出突然張遼顧不得多想,隻能舉弓格擋,隻一下,弓弦就被彎刀砍斷。
持刀的匈奴兵也被弓弦反彈的打了個趔趄,張遼握弓的手一揮,一弓將匈奴兵掃飛出去。
看來想砍斷大纛還得靠實力,取巧沒用。
張遼扔掉廢弓再次提刀衝鋒,血拚一陣後終於衝到大纛五十米以內。
這時大纛下的左賢王慌了,再顧不得隻能進不能退的規則,帶著大纛向左後方退去。
張遼見此,冷峻如冰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不怕你動,就怕你不動。
大纛一動,正在作戰的匈奴兵也會跟著動,動就會變,匈奴軍陣一旦出現變化,他們的機會就來了。
果然,看見大纛移動,匈奴兵臉上出現了刹那的迷茫,迷茫過後下意識的朝大纛方向改變。
;殺……時刻關注戰局的司馬懿敏銳察覺到了對方的變化,改變陣型向對方衝了過去。
;呼廚泉已死,降者不殺……司馬懿改變陣型,正要給匈奴來下狠的,突然聽到一陣響徹戰場的齊喝,抬頭望去,隻見數千人從匈奴軍後方殺了過來,仔細一看,領軍之人有些眼熟,好像是趙雲。
趙雲?
司馬懿狂喜,扯著嗓子回應道:;呼廚泉已死,降者不殺……
作為部下,領導的話不管對錯都是要應和的,聽見司馬懿的呼喊,周圍倭奴紛紛操著憋足的漢語吼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