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李典大軍已經趕到比陽,比陽守將投降……”
“報,魏軍主力離開舞陰,正在趕往比陽……”
“報,魏軍主力已經趕到比陽,暫時沒有動靜……”
漢軍主力離開宛城,跟隨魏軍腳步向東而行,目標正是通往淮南的必經之路,平氏城。
不知為何,劉備卻在平氏城百裡之外停了下來,沒再前進一步,每天除了休息就是派斥候打探消息,數日過去,各種消息不斷
傳回。
這天中午,劉備帶著文武群臣正在視察軍營,斥候再次歸來,帶回了魏軍的最新情況。
劉備懶的回帥帳,帶著群臣席地而坐,說道:“看來曹賊是想讓我們趕去比陽與他決戰,哼,他太小看我劉某人了,老子就是不
去,看他能把我怎麼著。”
袁紹說道:“確實不用著急,咱們已經如他所願出了宛城,曹賊不可能再去淮南了,彆的不說,單單一座大彆山他就過不去,魏
軍多是騎兵,走山路不行。”
其實也不是過不去,而是不敢過去。
劉備的三十萬漢軍也不是吃乾飯的,曹操執意要去淮南的話,除了要應付路上的複雜環境,還得防著劉備與周瑜的前後夾擊,
風險太大。
此戰雙方都傾了舉國之力,誰都敗不起,稍微大點的風險都是不敢冒的。
劉備命人取來地圖,對著研究半天才道:“既然如此,咱們就沒什麼可著急的了,傳令下去,現在埋鍋做飯,吃飽喝足後撤退,
再撤個三五十裡,與平氏保持一百五十裡的距離,曹孟德,你雖然逼的我不得不出城決戰,但決戰地點卻由我來選。”
他現在待的位置很巧妙,曹操若攻打平氏,百裡距離快則一天,慢則三天就能趕到,以張郃的能力,堅守平氏三天還是綽綽有
餘的。
曹操若奔他而來,張郃手下可都是從草原帶來的騎兵,速度更快,誰怕誰啊。
現在雖沒到飯點,大軍還是嚴格執行了劉備的命令,開始做飯。
沒多久,大營內便飄起了飯菜的香味,劉備正要動筷子,斥候來報說諸葛亮和文聘回來了,劉備聞言急忙召見。
諸葛亮與文聘在太監的帶領下走進帥帳,瞥了坐在主位上的劉備,同時躬身拜道:“臣等無能,請陛下降罪。”
劉備盯著垂頭喪氣的兩人看了半天,這才起身說道:“伏牛山的事朕聽說了,但知道的不是很具體,既然你們回來了,跟朕說說
吧。”
兩人對視一眼,諸葛亮開口說道:“稟陛下,是這樣的。”
吃敗仗就要有吃敗仗的態度,諸葛亮語氣誠懇,老老實實的將他與司馬懿交戰的經過說了一遍,劉備聽罷,在原地來回渡了很
多步才說道:“司馬懿龐統是魏軍之中出了名的年輕俊傑,你們敗在他們手裡不算丟人,再接再勵吧,下次遇見,將場子找回來
就是了。”
“謝陛下。”兩人聞言更愧疚了,卻不知該說什麼,隻好再拜。
禮畢後諸葛亮說道:“陛下,臣回來的路上派人打聽過司馬懿的動靜,他已撤回博望城,但並沒有去跟魏軍主力彙合,不知要做
什麼,司馬懿手中至少還有四萬人,這麼一支大軍孤懸在外,陛下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