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早飯,馬奶奶就要去飛機場接人,鄭媛和馮建文肯定不放心馬奶奶一個人去,但如果鄭媛和馮建文兩口子都去了機場,家裡的四個孩子肯定不能留在家裡。但是包子和知新還好說,這倆孩子都大了,可以自己走,但是雙胞胎還太小,隻能抱著,十分不便。
最後商量決定,鄭媛陪著馬奶奶去機場,馮建文在家照看孩子。
其實讓馮建文在家照顧四個孩子,鄭媛是非常不放心的,但馮建文卻說:“馬奶奶的家人都是從美國來的,他們在美國生活了二十年,可能有些習慣有些觀念已經和那些美國人趨同。你比我更了解那些外國人,你去比我去更合適。”
“都是華國人,生活習慣哪裡那麼容易改變。”鄭媛失笑,有些習慣是刻進骨子裡的,根本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不過鄭媛還是按照馮建文說的,跟著馬奶奶一起去了機場。
二十一世紀京城機場修建的非常大也非常現代化,但那已經是經過幾次擴建之後的規模,據說這座機場剛剛建成的時候,甚至隻有一座候機樓。
鄭媛陪著馬奶奶來到機場接機處,上午八點半,周圍已經有很多人了,他們舉著小牌子,牌子上麵寫著人名,有的是漢字,有的則是日語和英語。
鄭媛還在這兒看到了外國人,看模樣,有些像猶太人。剛剛開放的華國外國人非常少,周圍人都跟看啥稀罕動物似的看他,有那大膽的,甚至還一邊看著他一邊指指點點的跟旁邊人說話,非常不禮貌。但這個外國人好像已經適應了這種狀態,把周圍的視線全都當成了空氣。馬奶奶也看到了,還跟鄭媛說:“忘了把包子和知新帶過來了。”
鄭媛搖失笑搖頭:“今天還是算了吧,咱們改革開放後,肯定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不愁沒機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