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曇欣賞了一會兒景色,回頭望向謝安,開口問道:“曲未終,謝郎為何停下?”
一個大美男,懷裡坐著一個小美男。晨曦籠罩在他們的身上,令二人光華奪目。
郗恢忍不住湊到琴前,朝王獻之招手:“七郎,來。”
謝安眉眼帶笑,在朝陽的映照下,那雙桃花眼波光粼粼,勾魂攝魄。
謝安開口,郎朗言道:“既然此曲是贈給小友的,安之知己自然知曉下闋。”
這話,讓郗曇一怔。
搖了搖頭,郗曇笑著言道:“看來曇並非是謝郎知己。”
轉而,郗曇望向王羲之問道:“此等妙音,隻聽半闋,實難儘興!若是有人聽出了下闋,不如奏上一奏,以圓此曲!”
王羲之笑了笑,輕輕搖頭。目光深邃的望向王獻之。
王玄之也在搖頭,他目光期待的望向王羲之。
王羲之莞爾一笑,笑吟吟的對謝安道:“安石高看了七郎。”
聽到這話,王玄之愣住了。謝安說的知己,是王獻之?這不可能吧!王獻之才四歲,尚未學過琴,怎麼會知曉下闋?
謝安搖頭,低頭看向懷裡的小玉人,笑容溫暖明媚,清聲言道:“知我者,王七郎也!王七郎便是安之知己!”
郗恢心裡琢磨著該如何把王獻之抱過來。他對王獻之招手,用引誘的語氣對王獻之說道:“七郎,過來。你頭發濕了,我幫你擦擦。”
王獻之淡淡的瞥了眼郗恢,當他看不出來這個小孩心裡在想什麼?
郗曇認同王羲之的話,他也覺得是謝安高看了王獻之。王獻之不過才四歲,知曉什麼?
王玄之麵色驚訝,笑著言道:“有趣有趣!抱樸子見七郎,言七郎骨骼驚奇,主動收七郎為關門弟子。謝叔父見七郎,便引七郎為知己!看來,七郎的確有過人之處!”
在這個以貌取人的時代,長得好看的人,自然能被世界溫柔的對待。王玄之覺得無論是葛洪,還是謝安,這些人之所以欣賞王獻之,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王獻之的容貌出色過人。
王羲之笑意深深的望著那一大一小的美男。既然謝安非要把王獻之當知己,那就隨他吧!能跟謝安這個第一風流的名士成為知己,對王獻之而言,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郗曇笑著不說話。
郗恢還在努力的引誘王獻之:“七郎,餓否?我這有炒豆子,到我這裡來,給你吃炒豆子。”
提起炒豆子,讓王獻之想起了某些不愉快的回憶。
小臉麵無表情的看著郗恢,王獻之一動不動。
謝安笑著將王獻之抱起來,對在場的人說道:“諸位早早登門,定然沒有用膳。安請諸位用膳!”
被大佬抱著,王獻之打了個哈欠,挑了個舒服的姿勢,窩在謝安懷裡,閉眼假寐。
王羲之走過來,有意將王獻之抱走。他笑如春風,漫不經心的聊道:“安石,你家夫人尚未有喜?”
謝安笑容不減,語氣隨意的答道:“先生不惑時方得王七郎,安不急。”
謝安曾與王羲之學習書法,兩人亦師亦友。彼此經常笑意盈盈的打趣對方。
謝安這麼說,是告訴王羲之,他也想生一個像王獻之這麼如珠如玉的孩子。
說話間,謝安伸出另一隻手,捏了捏王獻之的臉蛋。
王獻之睜開眼睛,皺著小眉頭,臉色不高興的推開謝安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