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2 / 2)

“遵命!”阿陌抱著王獻之,點了點頭,趕緊動手幫王獻之擦乾身子,換上乾淨的衣物。

王羲之離開澡屋,回到屋中時,便看到食案上多了一隻烤鴨!

臉色一頓,王羲之口氣淡淡的說道:“這炙鴨從哪來的,送回哪去。”

郗璿從內室裡走出來,開口告訴王羲之:“這是五郎讓人送過來的,說是特地為我二人炙的。夫主不願嘗嘗嗎?”

王羲之輕哼道:“這小子,頑劣不馴。讓人送回去!”

郗璿疑惑的走上前來,攬著王羲之的手臂,柔聲詢問道:“五郎做了何事,令夫主如此惱怒?”

王羲之跟著郗璿走進席間。郗璿坐下來,王羲之側躺在她的雙腿上,郗璿伸手幫他揉了揉額頭。

王羲之閉上眼睛,語氣無奈的將王徽之做的‘好’事告訴郗璿。

王獻之一身清爽的從澡屋裡走出來,鴻雁從屋簷上飛下來,跟在他的身旁。

王獻之對它招手,帶著他回客居。

回到客居時,水碓跟翻車已經送來了,正擱置在庭院裡。

葛洪坐在院中,看到王獻之回來了,他笑容慈祥迎上去:“七郎來了!聽聞你今日去了王家田園,對這翻車與水碓極為著迷!”

葛洪是個愛鑽研的人,他就喜歡跟他一樣愛鑽研的人!聽說王獻之不顧泥地臟汙,跳到地裡琢磨翻車,葛洪大為佩服!覺得這孩子將來大有造化!

看到擺在庭院中的翻車跟水碓,王獻之走過去,指了指翻車跟水碓,然後又指向水池的方向。

阿陌了然:“小奴這就讓人將翻車與水碓搬過去!”

王徽之聽到外麵的動靜,將筆放下,讓阿良背著他出去。

阿良苦口婆心的勸道:“五郎,這麼多帛書,早日默寫完,也能早日得自由。你就彆出去湊熱鬨了……”

王徽之輕哼道:“我就出去看幾眼,又不耽誤多少工夫!”

阿良無奈的把王徽之背起來,背著王徽之出門。

王獻之正在水池邊琢磨翻車,水池裡的水被抽到了地上,地麵的泥土有些泥濘。

葛洪在一旁替王獻之解說這翻車的構造,王獻之默默記下。

研究到水碓的時候,因為池水並非活水,帶動不起木齒輪轉動。王獻之便用手推動木齒輪,在腦海裡想象水碓工作時的模樣。

阿良背著王徽之走過來,王徽之開口問道:“七郎,你在做甚?”

王獻之頭也不抬,小臉專注的盯著木齒輪,臉上的神情十分認真。

見王獻之不答,王徽之哼了哼,讓阿良靠近,出聲說道:“聽說你拿了阿凰的小水碓,對水碓甚是感興趣。於是大郎便帶著你去了田園?”

王獻之忽然起身,轉身往臥居走去。

見狀,阿陌跟鴻雁立馬跟上王獻之。葛洪淡淡的瞥了眼王徽之,也跟著離開了。

王徽之張了張口,重重一哼,讓阿良跟過去。

葛洪以為王獻之會回屋,沒想到王獻之卻去了王徽之的臥居裡!

葛洪疑惑,捋著白須跟進去。

等阿良背著王徽之跟過來時,便看到王獻之等人進了王徽之的屋子裡。

王徽之心裡同樣疑惑。進屋後,他看到王獻之坐在案前,小手抓著毛筆正在竹紙上勾畫線條!

王徽之奇了,讓阿良把他放下,他湊過去問道:“七郎,你在作畫?”

王獻之才三周歲,還沒有開始啟蒙。按照王羲之的打算,是想等王獻之滿四周歲後,才開始給他啟蒙。在尚未啟蒙的情況下,王獻之竟然會主動拿毛筆作畫!真是奇也!

葛洪捋著白須,開口言道:“王五郎莫打擾七郎,且讓他靜心作畫。”

王徽之輕輕地哼了一聲,趴在一旁看王獻之作畫。

王獻之畫了半天,葛洪一直盯著,實在是看不出王獻之在畫什麼,白眉微蹙,葛洪忍不住開口問道:“七郎在畫何物?”

王徽之懶洋洋的出聲言道:“道長莫打擾七郎,且讓他靜心作畫。”

葛洪一噎,無語的瞪了眼王徽之。

作者有話要說:  王玄之:阿耶,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快動手揍五郎吧!

王徽之:身為長兄,沒有照顧好幼弟,該責罰的人是你!阿耶,快揍大郎!

王玄之(氣哭):啊!我要打死這個弟弟!

ps:關於竹紙,東晉時期就有竹紙了。有文獻記載“若‘二王’真跡,多是會稽豎竹紙”。‘二王’指的就是王羲之與王獻之,父子兩在書法史上被尊稱為‘二王’。東晉時期,王獻之的名氣超過了王羲之。而後,唐太宗推崇王羲之而貶王獻之,故而王獻之後來的名氣不如王羲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