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1 / 2)

第七十六章官奴

劉惔滿懷期待的等了半個月, 時間一到, 立馬去王家登門拜訪。不料, 王家仆人卻告知王獻之去了建康!

王獻之去建康也就罷了, 為什麼不交代一下假發套的事情!

劉惔心裡納悶, 回到家裡收拾收拾東西,準備出發前往建康。

王濛聽說劉惔要去建康,立馬收拾東西,跟著劉惔一起出發。

去年,王濛就跟會稽王提過, 他想調到東陽,擔任東陽太守。奈何司馬昱一直不答應。王濛心裡鬱悶啊!東山賞菊會後, 他就開始生病了。身體不舒服, 心裡又鬱悶,王濛當時的狀態很不好。多虧了王獻之與葛洪上門探望他,並且為他看診!可以說,王濛的命是這兩人挽救回來的!

如同去鬼門關溜達了一趟, 王濛病好之後,豁然開朗。既然在會稽王手下乾的不快樂。那他就辭官!尥蹶子不乾了!

正好,王獻之邀請了王濛當袁氏商鋪的形象代言人。袁氏商鋪開出的條件十分優厚!王濛隻需要拿著袁氏商鋪的商品,到處巡演,每個月便能得到一千金的工錢!這份工作,名利雙全,一派風流,可比在會稽王手下打工更令人快樂!

王濛此番去建康, 一來是向會稽王辭官,二來是配合王獻之等人,為袁家商鋪做宣傳!

劉惔聽完王濛的打算,沉默了片刻。去年歲暮,會稽王調升遷他為丹陽尹。年也過完了,休息了這麼久,劉惔該回京領差事了。如今聽說好友要辭官不乾了,劉惔心情略為複雜。

“阿奴想清楚了?”劉惔眉眼溫和的看著王濛。

王濛頷首:“想清楚了。不後悔。”

劉惔忽而一笑,對王濛言道:“隨心而為,阿奴歡喜便好。”

劉惔與王濛到建康那日,王獻之被王羲之帶去了李家,拜訪衛夫人。

衛夫人見過王獻之後,立馬喜歡上了這個相貌精美的小玉人。

衛夫人拉著王獻之,仔細端視這個小人。最後說道:“七郎天資在阿菟之上。”

聽到這話,王徽之意味不明的瞟了眼王羲之。那小眼神看起來有些欠揍。

王羲之目光淡淡的睨了眼王徽之,他淡笑著回應衛夫人:“羲之正準備教導七郎學書法。”

衛夫人笑容慈祥的摸了摸王獻之的臉蛋,輕聲問道:“七郎可喜歡寫字?”

王獻之搖頭:“寫字很累。”

王獻之前世隨爺爺學習過書法,他的書法受後世的書法家影響。王獻之並不想以書法出名。

聽到這話,王羲之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衛夫人也怔了一下。

王徽之挑了挑眉頭,繼續看戲。

衛夫人剛誇讚王獻之今後的成就不亞於王羲之,王獻之就在線打臉,說自己不喜歡練字,練字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若是王徽之當著謝安等人的麵說這話,王羲之倒是不會在意。衛夫人是誰?那是王羲之最尊敬的人!小兒子得到了衛夫人的欣賞,卻如此回答衛夫人,王羲之頓時覺得麵子有些掛不住!

麵色恢複自然,王羲之溫聲解釋道:“七郎定是沒有寫過字,才會對寫字沒興趣。等過陣子,我教他書寫後,他自然會感興趣的。”

王徽之開口說道:“七郎寫過字!我見過七郎寫的字!”

鳳眼淡漠的掃了眼王徽之,王羲之覺得今日就不該帶上王徽之一起出門。

這兩個兒子,越來越頑皮,令王羲之感到頭疼。

見王羲之眼神不善,王徽之補充道:“七郎寫的字,彆有風韻,隻是缺了骨架。”

聞言,衛夫人好奇了,她對王獻之說道:“七郎寫幾個字給我看看可好?”

王獻之斜了眼王徽之,走到案前提筆書寫。

來到這個時代後,王獻之極少寫字。隻有在謝安的麵前,或者在圖紙上做備注時,他才會寫字。而且每次王獻之寫字,都會故意把字寫醜,將字寫得歪歪斜斜的。沒想到王徽之仔細觀察過他寫的文字!竟然如此評價他寫的字!

王獻之寫完,把筆放下。

王羲之等人湊過去看他寫的字。

王羲之詫異,小兒子的字雖然寫得歪歪扭扭的,但是的確彆有風韻!尤其是一點一提與彎鉤的時候,寫法獨特,將字體的風韻顯現出來了!隻可惜,王獻之下筆的力道太輕,字體的骨架不夠正,不夠有形!若是苦心練幾年,王獻之在書法方麵必定有所成就!

兒女們的書法,都是王羲之教的。六兒一女,每個孩子的書法都練得不錯,但是卻沒有一個孩子的書法能超過王羲之。對於這個小兒子,王羲之不曾教過他練字。可是王獻之提筆書寫,卻自帶風韻!難怪衛夫人剛才評價王獻之的天資在王羲之之上!

“七郎天資過人!”衛夫人高興,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

衛夫人坐下來,提筆書寫。

王徽之湊過來,念出了衛夫人寫的詩:“堂堂太|祖。淵弘其量。仁格宇宙。義風遐暢……”

“是《大雅吟》!”王徽之詫異。

衛夫人把寫好的詩,贈給王獻之。摸著王獻之的頭,慈祥的言道:“七郎天資過人,希望七郎不要辜負上天所賜的慧根。你若好好苦練,將來的書法成就,必定不亞於你阿耶。”

王獻之直勾勾的盯著那首詩。被這位女書法家的親筆墨跡驚豔到了。不愧是鐘繇的學生!不虧是王羲之的書法老師!這字寫得真是驚豔!

小兒子能得到衛夫人的賞識,王羲之的心情很好,心裡也生出了一股自豪感。

回到王家,王羲之立馬寫了一篇《樂毅論》贈給王獻之。並且,王羲之還給王獻之取個小字——官奴。

這一日過後,王羲之親自教導王獻之學書法。

王徽之覺得練字無趣,便不跟王獻之湊在一起。他在皇宮外麵的禦街上,開了一家鋪子,取名為‘琅琊王五發廊’。開張當日,建康的貴族子弟們全都跑來捧場。大家爭搶著,讓王徽之幫他們弄發型。

不過一日,王徽之今年的顧客已經預約滿了!

等王彪之忙完公務,尋王徽之給他染發的時候,卻被王徽之的仆人告知今年的預約已經滿額了,想要弄頭發,等明年再預約吧!

王彪之哪裡願意等一年!他直接跑去找王羲之,讓王羲之把王徽之叫回來,幫他染發!

王羲之派了好幾個仆人去催王徽之回府,全都被王徽之打發回來了。

“郎主,五郎說他十分忙碌,讓郎主莫要去打擾他……”

王羲之轉頭看向王彪之。

王彪之一直等著。見王徽之一個晚輩,架子這麼大。他心裡不滿,開口對王羲之說道:“阿菟,你對五郎太過放縱了。王氏子弟竟然到街邊開鋪子,給人弄發型,這跟那些身份低賤的匠人有何差彆!”

王獻之練完字,走進屋內的時候,正好聽到這這番話。他心裡不高興,麵上卻沒有表露出來。

看到小兒子過來了,王羲之對王獻之招手。用漫不經心的語氣回應王彪之:“五郎覺得有趣,便當做遊戲玩樂。等他玩膩了,自然會罷手。有勞虎犢關心了!”

王羲之這話雖然說得很溫和,可是王彪之卻聽出了另一種意思。

王羲之的言下之意,好像在說:我自己的兒子,我自己都懶得約束,你管那麼多乾嘛?

“五郎天資聰慧,如此年紀,也可以出仕了。阿菟,你該知曉如今的局勢。”王彪之眉目深邃的盯著王羲之。

自從王導去世後,琅琊王氏在朝堂上的地位就開始下降了。琅琊王氏的勢力與影響力仍然在,缺的是有才乾的族人!琅琊王氏需要能力出眾的人,帶領著琅琊王氏權傾朝野,讓琅琊王氏恢複往昔的地位!

王羲之自然明白王彪之的話中之意,他淡淡一笑,輕聲言道:“我這幾個兒子,不堪重任。虎犢切莫把希望寄托在這幾個晚輩身上。”

王羲之本來就厭惡黨爭內鬥,他自己不願意參與其中。自然也不會讓他的兒子參與其中!

王彪之皺著眉頭,神色無奈的回應王羲之:“阿菟,你我之子,無論資質平庸,亦或是天資過人。但凡是王氏子弟,那就必須要承擔責任!王家人人儘力,才能重振家族!”

話鋒一轉,王彪之又說道:“阿菟,既然已經來建康了,你就不要再離開了!我會給你安排一個官職,你好好助我!”

王羲之搖頭:“我已答應了殷深源的請求。”

王彪之愕然,詫異的問道:“你要跟著殷深源做事?如今桓符子權勢過人,會稽王征辟殷深源出仕,目的是想讓殷深源與桓符子二者相鬥。你要幫著殷深源鬥桓符子?”

王羲之搖頭,沒有正麵回答王彪之,他直接說道:“時候不早了,虎犢先回去休息吧!”

王彪之鎖眉深思,臨走前,他叮囑王羲之:“五郎歸來時,轉告他,我有事尋他。”

“嗯。”王羲之輕聲回應,目送王彪之離開。

王彪之走到門口,想起什麼事,他又返回內室,出聲告訴王羲之:“七郎也該進宗塾上學了。阿菟讓他早些上學吧!”

王羲之本來想等端午過後,再送王獻之去宗塾上學的。既然王彪之催了,他隻能點頭。

等王彪之離開後,王羲之對王獻之說道:“官奴,過兩日,阿耶帶你去見四郎與六郎。今後,你留在宗塾裡,好好學習。”

來建康也有半個月了,王獻之住進了傳說中的烏衣巷。自從見過衛夫人後,這半個月,王獻之一直在跟王羲之學習書法。王徽之自己開了個發廊玩得正嗨,平時壓根不回烏衣巷!

聽說王濛跟劉惔也來建康了,但是王獻之整天被王羲之盯著練書法,壓根抽不出時間去見這兩個人。

王羲之來了建康後,也不去朝廷任職,他天天守在王獻之的身邊,盯著小兒子學書法。

從早到晚被王羲之盯著,王獻之的壓力有些大。他生怕會露出什麼破綻,讓王羲之發現異樣。

王獻之在想,是不是去了宗塾,會輕鬆一些?

於是,王獻之乖巧的點頭回應王羲之:“好!”

見小兒子不排斥上學了,王羲之挑眉問道:“官奴想去宗塾了?”

來建康前,王獻之親口說過,不想進宗塾上學。如今,他竟然會聽從這個安排,不得不讓王羲之多想。小兒子的想法比較多,王羲之擔心小兒子答應去宗塾上學,是另有其他目的。

王獻之歎了口氣,露出一個無奈的小表情:“我不想去,就可以不去了嗎?”

王羲之笑了起來,原來小兒子是看清了這一點,所以順從了這個安排。

“官奴明白就好。”王羲之伸手,點了點王獻之的小鼻頭。

聽說王羲之要把王獻之送去宗塾,王徽之立馬關鋪子回家。

“阿耶,不是說等端午過後,再送官奴去宗塾的嗎?為何提前了?”

王羲之有十天沒見到王徽之了。見王徽之給自己弄了個漂染,將額前的發絲染成了水藍色,王羲之眯起眼睛打量著他,不溫不火的說道:“五郎,近來你很逍遙。”

王羲之覺得這個兒子最近很飄!

王徽之轉頭問其他仆人:“七郎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