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2 / 2)

武陵王心情激動,他覺得如今的晉國,上下團結,臣民一條心!這樣的晉國,一定能強大起來!

“王七郎!”司馬晞見到王獻之,目光熾熱的盯著他,半晌說不出話。

王獻之微笑著說道:“殿下請坐。”

司馬晞忍不住拉起王獻之的小手,激動的說道:“王七郎,你不知小王如今的心情!小王、小王從未被人如此尊敬過!”

現在,隻要司馬晞出府,一旦被百姓認出這是武陵王府的車輛。百姓們就會大聲歡呼,歡喜的與武陵王打招呼。有些百姓,甚至跪下來感激武陵王。

以前,也有很多人向司馬晞下跪。不過那些人跪下來的時候,都是一副忐忑驚恐的樣子。現在,這些人是心甘情願,懷著感激的心情跪司馬晞的。司馬晞的心情很複雜,原來,被人尊重愛戴是這樣的感覺!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王獻之讓阿陌倒茶,笑著回應司馬晞:“殿下,該進行下一步了。”

司馬晞立馬放開王獻之的手,麵色認真的看著他。

王獻之告訴司馬晞:“目前已經接過江的遺民,大概有三十萬人。接下來肯定還有遺民過江。你我商量商量,該如何安置這三十萬晉人。”

司馬晞直接說道:“一切聽憑王七郎吩咐!”

王獻之讓阿陌拿出地圖,他拿起小竹條,指著地圖上的幾個位置說道:“殿下,我建議將這些遺民分為幾批。分彆安置在於潛、寧國、涇縣、宣城、曆陽、梁郡。讓這些人在當地從事農耕,農事不忙的時候,讓這些人為國出力開槽運河。”

司馬晞用力的點頭,他興奮的說道:“就依王七郎所言辦事!”

王獻之又說道:“之後過江的遺民,可以往南安置。”

黃河以北,一直是政治中心。想對比而言,南方地廣人少。北方人遷往南方,能促進南方的經濟發展。隻要興修水利,保證灌溉,南方的產量一定會增多!百姓們有飯吃,日子漸漸好過,經濟很快能發展起來!

司馬晞點頭,心裡記下了王獻之說的話。

隨後,司馬晞告訴王獻之:“陛下甚是思念王七郎,不知王七郎何時入宮麵聖?”

王獻之搖頭:“我如今在守喪,不便入宮麵聖。不過,有勞殿下離開時,替我帶一封手書入宮,傳給陛下。”

“好!”司馬晞笑著頷首,他的笑容如夏日陽光燦爛,眼眸明亮有光彩。

武陵王離開烏衣巷後,立馬有人跑回顧家稟告顧和。

聽聞武陵王去了烏衣巷,顧和心裡篤定,這件大事的幕後策劃人一定是王獻之!不過五六歲,便有如此城府,此子當真了得!

顧和沒把這件事告訴殷浩,他再次登門去拜訪王獻之。

武陵王剛離開不久,顧和就來了。說明此人一定派人守在王家門外,盯著王家的動靜!

王獻之思量了一下,讓人把顧和請進來。

顧和微笑著坐下,他笑著言道:“聽聞逸少舉辦了一場書法展,將所有收入用於救濟遺民。此乃大義之舉,令人欽佩!”

見阿陌還是給他倒清水,沒有泡茶,顧和心裡納悶。他覺得自己不比桓溫等人差,為何王獻之卻不肯敞開心扉的與他結交呢?

王獻之保持著禮貌的笑容,他出聲回應道:“足下有興趣,可尋家君談論。獻之沒有參與家君所辦的書法展,並不知詳細情況。”

顧和挑眉問道:“如此看來,王七郎是忙人。不知這些時日,王七郎在忙些什麼?”

王獻之回答道:“守喪期內,獻之每日在練字。”

顧和便說道:“有其父必有其子,想必王七郎的書法也有可賞之處。不知能否讓顧某欣賞一二?”

王獻之轉頭看向阿陌,對阿陌言道:“將我這些時日練寫的字拿出來。”

“遵命!”阿陌點頭,轉身跑去內室。

片刻後,阿陌抱著一個很大的箱子,回到堂內。

跪下來,把箱子打開,阿陌拿出裡麵的紙。

顧和一看,箱子裡竟然裝著這麼多紙。這些紙上寫滿了字,他好奇的伸手拿了幾張紙,慢慢欣賞起來。

看到其中一份字帖時,顧和怔住了。“這是逸少親筆墨跡!”

王獻之立馬湊過去,一看還真是王羲之寫的!

這是王羲之當日醒來後,寫下來的《姨母帖》,被王獻之拿走了。

王獻之斜了眼阿陌。

阿陌慌張的言道:“小奴知錯!”

阿陌沒想到自己會犯這種錯誤。

顧和看完《姨母帖》,感歎道:“字中有情。難怪逸少被諸君欣賞!”

從這一個個文字當中,顧和感受到了王羲之的悲痛之情。王羲之的書法,將文字寫活了,每個字都帶著他的個人情感!

王獻之對顧和伸出手:“仆人做錯了事,將家君之作與獻之之作混在了一起。”

顧和依依不舍的把《姨母帖》還給王獻之。

王獻之小心翼翼的交給阿陌。

曆史上的《姨母帖》王獻之看過,後世人猜疑王羲之所作的《姨母帖》乃是為衛夫人寫的。如今穿越時空,來到這個時代。王獻之確定了《姨母帖》就是為衛夫人寫的。

曆史上的《姨母帖》王羲之創作於十一月份。可是現在才四月份,衛夫人就去世了……

王獻之心裡莫名惶恐。

見王獻之在發呆,神色惶恐不安。顧和若有所思的打量著他,徐徐開口問道:“不知王七郎何所思?”

王獻之回神,他眨了眨眼睛,抬眼看向顧和,輕聲回應道:“忽然思念衛夫人了……”

顧和愕然,他寬慰道:“節哀。”

王獻之歎了口氣,低聲言道:“獻之突然想練字了,招待不足,還請見諒!”

見那雙如畫的眉眼,露出了愁意。顧和估摸不準王獻之是不是故意裝的。他厚著臉皮留下來:“顧某無禮,想觀賞王七郎練字。”

王獻之點頭,沒有理會顧和,他讓阿陌準備東西,開始練字。

王獻之練字的時候,全神貫注,眉眼認真,小臉沒有什麼表情。

顧和原本在看王獻之寫的字,看著看著,從字轉移到看人。

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氣質,不知長大後,是何風華!

顧和盯著王獻之,看了一下午。

阿陌守在一旁,覺得這個顧和實在是太厚臉皮了!竟然盯著他家郎君看了一下午!

臨近遲暮,阿陌輕聲開口提醒道:“七郎,即將用膳。”

王獻之筆鋒一頓,抬起筆,將筆放下。

顧和回過神來,抬頭望向軒窗,這才發現夕陽臨窗!已經遲暮了!他竟然盯著王獻之看了一下午!

顧和訕笑著言道:“打擾王七郎了!”

王獻之對顧和言道:“天色不早了,不如足下留下來用膳再離開?”

顧和搖頭:“不必了,多謝王七郎!”

出了王家大門,顧和才猛然回神。他不是來試探王獻之的嗎!怎麼盯著人家看了一下午!啥事也沒乾!

顧和扶額,低聲歎道:“改日再來!”

顧和離開後,阿陌小聲的跟王獻之吐槽:“顧公對著七郎看了半日!”

王獻之低聲言道:“此人不簡單。明日起,若有人尋我,對外稱我生病,一律不見客。”

“遵命!”阿陌點頭。

日子過得很快,馬上進入仲夏了。

過江的遺民從三十萬人,增加到六十多萬人。

朝廷的壓力很大,出不起這麼多糧救濟遺民。全靠民間的救濟。

會稽王休息了一段時日,總算能上朝議政了。沒想到,武陵王在他臥榻的這些時日,搞了這麼大的事情。得知來龍去脈,他又氣暈了。

曆陽郡提早豐收,忽然傳出消息,司馬道生一人拿出了十萬石糧救濟遺民!

消息傳到建康,震驚一群貴族子弟。

最震驚的人是會稽王。他萬萬沒想到這個孽子竟然憑己之力,捐出了這麼多糧食救濟遺民!

民間立馬編出歌謠,稱讚司馬道生是神仙下凡,救世大俠。

名士圈也馬上寫文章稱頌司馬道生大義。一個貴族子弟,竟然舍出這麼多糧救濟遺民,真是貴族圈裡罕見的大義之士!

司馬道生聽到那些誇讚他的歌謠,看過那些稱頌他的文章後,心情春光明媚。走起路來兩袖帶風,屁股翹得高高的,姿勢風騷,牛裡牛氣。

作者有話要說:  顧和(托腮):如何才能跟王七郎結交為知己?

感謝:

安靜扔了1個手榴彈投擲時間:2019-10-03 05:33:32

讀者“橘子好酸!”,灌溉營養液+12019-10-03 15:06:26

讀者“蒲扇”,灌溉營養液+12019-10-03 12:43:26

讀者“一張”,灌溉營養液+22019-10-03 11:07:56

讀者“藍羽”,灌溉營養液+502019-10-03 07:38:00

嗷嗷啊~蟹蟹各位爸爸!o(*////▽////*)q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