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何意?”王獻之明知道有人在暗中跟蹤他,卻不聲張,也沒有行動,他想乾什麼?
王獻之告訴王彪之:“為避免打草驚蛇,我想請叔父派一批人在暗中盯著那些人。”
王獻之想看看對方要做什麼。
“打草驚蛇?”王彪之思量,說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王獻之點頭:“是也。”
“如此也可。”王彪之頷首。
與王彪之談完之後,王獻之親自入宮。
小皇帝每日刻苦學習,勤奮鍛煉,如今已經瘦了。
兩人再次見麵,這一對比,小皇帝比王獻之高了半個頭。
“王七郎!朕盼卿許久!”司馬聃高興地握著王獻之的小手,詢問了分彆後王獻之的經曆。
王獻之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將這大半年來的經曆講述了一遍。
聽說王獻之與謝玄、司馬道生都是乘天燈出境的,司馬聃大開眼界,驚歎道:“竟然能上天!朕也想上天看看!”
王獻之笑著告訴司馬聃:“最多三載,臣便能帶陛下出宮了。”
司馬聃好奇地問道:“上回王七郎也帶朕出宮了,為何下回出宮,需要再等三載?”
王獻之笑著說道:“陛下忘了,獻之答應過陛下,待運河建成後,帶陛下出宮,看江山。”
司馬聃興奮起來:“朕想起來了。王七郎說過此話!如今運河修建得如何?”
王獻之便向司馬聃聊起運河的進展,並且將自己的後續想法告訴了司馬聃。
如今,是王肅之在寧國那邊負責。寧國與錢塘這一段已經打通。再往前挖到長江,工程就差不多了。從長江到梁郡一段,由郗超負責修建,已經挖了兩年,差不多挖到長江了。屆時,兩頭挖通,運河便修建成。現在開始拉投資,發展項目。兩年的時間,運河沿線,也能繁華起來了。運河建成,對晉國的經濟有很大影響。
聊到最後,天色已黑。王獻之告退出宮。
顧和聽說王獻之回京了,立馬跑到宮門,堵著王獻之。
“官奴,你這是何意?”看到王獻之從宮門走出來,顧和立馬朝他奔去。
小老頭腿腳越發利索,跑起步來,比年輕人還要厲害。
看到顧和,王獻之朝他友好一笑:“許久未見,足下可好?”
顧和麵色不快地哼道:“不好!聽聞王右軍辦了個學堂。將所有有聲望的名士,全都招攬了!”
此事顧和從去年就聽說了,他還以為王獻之會帶著他玩!沒想到啊!一直到學堂開學,王獻之都沒有開口邀請他到學堂那邊玩耍!
就連殷浩,王獻之也聘請為先生。他這個知己,竟然被王獻之無視了!顧和不開心!很不高興!
兩人說話間,武陵王府的牛車過來了。
武陵王從車上下來,朝王獻之招手:“許久未見!”
王獻之朝武陵王行禮:“許久未見,殿下可好?”
武陵王笑著回應道:“小王自然比七郎過得好。”
王獻之跑動跑西,搞了這麼多事,一刻也不停歇。相比之下,武陵王就輕鬆多了。隻需要負責好京城的治安,聽各大世家逼逼就行。朝堂上,有顧和與王彪之幫著武陵王,武陵王壓力不大。
“不如到小王府上暢飲一番?”武陵王笑著邀請王獻之。
顧和繃著臉,輕哼一聲。
王獻之笑著點頭:“好!”
幾人來到武陵王府。顧和拉著王獻之,一直在質問王獻之,為什麼不帶他玩。
王獻之無奈地說道:“褚公、驃騎將軍、征西大將軍、蔡司徒、車騎將軍、會稽王等都不在京城。京城需要留下幾人,看著朝堂。委屈殿下與足下了!”
自去年起,到現在,會稽王留在會稽的時間很長,很少來京議政。謝尚去年搞起了副業,忙著設計服裝,開辦服裝廠,這一年謝尚一直待在會稽,沒有回京。司馬道生去年倒是回京了,但是回京沒多久,就被謝玄拐走了。這一年來,天南地北的跑了一遍,司馬道生如今留在會稽拉投資。蔡謨肯前往會稽任課,必定是因為建康朝堂穩定,所以蔡謨才會放心離京。而桓溫,身在青州,遠離朝堂。
少了這麼多大佬,朝堂安靜了不少。哪怕有官員在朝堂上撕逼,也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聽了王獻之的解釋,顧和心情才有所緩和。
“明年,讓蔡道明歸京守著,顧某要去會稽!”這幾年,顧和心態越發年輕,什麼有趣的事都想摻一腳。
“好!”王獻之笑著答應。
心情轉好,顧和起身跳舞給王獻之看。他得意地告訴王獻之:“顧某新編了不少舞,官奴定會喜歡!”
王獻之讓人取琴來,親自為顧和奏樂。
武陵王也讓人取來了竹笛。這一年來,武陵王學會了吹笛。如今舊友相聚,武陵王自然要表現一番。
作者有話要說:顧和:王七一定是看重我,才讓我看著朝堂的!
蔡謨:你被他坑了。他就是不想帶你玩。
殷浩:我作證!
顧和:???
王獻之:假的,彆信。我這麼老實,會坑人?
謝安:嗬嗬!
被同事拉去吃火鍋,現在才回來~更新晚了點_(:з」∠)_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