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距離暑假還早呢,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的,我覺得咱們這正房也不要著急騰出來,如果你們真想搬,也可以,我有空的時候就幫你們慢慢挪,反正咱們也不著急,要是將來不做生意,留著整套的租出去,那也是可以的。”
卓琳不想做沒有把握的事兒,尤其現在還算試水階段,沒必要想的那麼多,這話也不能說死了不是?
因為早上折騰,滿院子的家夥什需要她去收拾,所以也不想過多的時間浪費在閒話上,之後卓琳就去收拾了。
等她全部收拾好,也八.九點了,懶得做飯的她,直接給自己打了兩個荷包蛋,湊合湊合吃了。
其實早上隻顧著忙,連飯都沒顧上吃,老兩口吃不慣這月亮饃,所以隻給了他們饃饃,沒給裡麵的辣條,他們熬了紅薯稀飯,涼拌了點兒酸白菜,夾著吃也挺美的,做好飯他們幾個都吃了點兒,但乾完活她又覺得餓,才打兩個荷包蛋墊吧墊吧。
之後就進屋補眠,沒想到這一覺睡得挺沉,晌午頭才醒,還是爺奶做好飯把她叫醒的。
七十年代初,老百姓的日子貧富相差很大,尤其是國營單位的一些職工,隻靠死工資過活,一個人可能養活一大家子,畢竟正式工和臨時工的待遇可是天差地彆的,個體戶在這個年代是被人瞧不起的,哪怕老農民都覺得自己比個體戶強。
但土改之後,各家各戶都分了地,這糧食蔬菜吃不完,他們要麼自己賣,要麼就去賣給菜販子,其實這個時候已經形成了買賣自由的趨勢,這和個體戶又有什麼區彆呢?說白了,誰也不比誰高貴到哪兒。
華清大學內部,吃免費餐的比比皆是,但家裡有錢,想吃一些不一樣的,也不少,畢竟那麼大的校園,容納多少從全國各地選拔上來的人才,她的小吃能賣出去,就證明有市場。
不過爺奶都是從苦日子熬過來的人,哪怕他們手裡有錢,也沒想過亂花錢,所以一日三餐都還是粗糧,細糧隔三差五的包個包子和餃子,就已經是極好的了。
卓琳家的雜糧月亮饃,口感不是很粗糙,又是蒸餾之後拿出來賣的,所以一點也不乾澀,但是放涼的話,那肯定就不好吃了。
這不,晌午奶奶用雜糧麵擀的麵條,顏色有些發黑發紫,兩口子牙口不好,所以加入菜之後,糊塗一鍋,也就是所謂的糊塗麵條,這種麵條很好喝,這一頓吃不完,下次熱一熱,味道更絕。
老爺子時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剩麵條燙三遍,給肉都不換。”
奶奶擀麵的手藝非常棒,麵條很勁道,裡麵還加入了白菜、醃製的香蔥香菜碎,再放點花生碎,醋、辣椒,那個味道呀,她整整吃了兩碗,你說好吃不好吃?
“彆急,鍋裡還有呢,這孩子,可真給奶奶麵子,就這麼好吃?比你自個兒做的還好吃?”
“那是當然的,我擀的麵條兩邊厚,中間薄,哪能跟您比啊,雖然這麵條裡沒放什麼作料,但味道就是好,奶奶,這是家的味道,外麵的飯菜品不出這個味道。”
一個‘家的味道’,直接就讓老太太淚目了,一輩子無兒無女,看彆人子女過活的她,如今看著卓琳,那是打心眼兒的疼惜,是真的把她當做自己親孫女一樣的疼,卓琳其實特彆能理解老太太的心思,經常過來和她說話,撒嬌,這也使得他們的關係越來越好。
人和人之間不就是這樣嗎?
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皆大歡喜!
吃過飯老兩口相攜著出門散步,然後午睡一會兒,卓琳上午睡了,所以下午就沒什麼困意,加之明天也不需要賣小吃,所以就催生點兒水果,犒勞一下自己。
像是樹上長得水果,就太費時間了,對土壤,環境的要求也很苛刻,畢竟那是需要催生出植物的樹乾的,在家裡住的情況下,怎麼催生?野外還差不多?尤其是那種現成的樹,被她臨時催生一次的,最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