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上大學可沒有後世那麼好的條件,直接點開視頻就能學,七十年代全靠老師的講解。
上學期他們學了細胞生物學,高數,英語,思修,化學等,這學期增添了有機化學,醫用物理學,軍理,近代史,以及讓卓琳眼前一亮的係統解剖學。
“你來的正好,前麵幾節課老師講的都是理論課,估摸著這星期就該進入實戰狀態了。”
昨晚卓琳已經翻看了下前兩個星期的主要課程,發現解剖學是從骨頭開會學起的。
光看那些字,她就覺得頭大,她也沒想到,他們的解剖課要從認字開始。
比如骰、骸、髁、髖、髂、髕……為了能認識這些字,他們醫學係的幾乎人手都要抄一份,時不時的拿出來加深記憶。
下午的解剖課是在實驗樓上,係統解剖學這學期開始上,另外一個局部解剖學可能要等到下學期了。
現場的大體老師主要來源是遺體捐贈,當然也會有無人認領的屍體用於醫學教學。
“你之前沒來,咱們剛開始上解剖學的時候,咱們係全體學生會舉行一個儀式,默哀、鞠躬、鮮花,然後授課老師會講述遺體捐贈方麵的知識,重點是讓每一個醫學生學會尊重遺體捐獻者,愛惜大體老師。”
周琪琪接著又說:“有些大體老師生前遭受了病痛的折磨,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簽署一份遺體捐贈書,希望能捐獻自己的遺體給醫學解剖,這是一種讓人動容的生命選擇!”
沒想到在七十年代初就有這樣偉大的人,要知道受傳統思想的掣肘,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封建思想一直影響著他們這一代,也許後世捐贈的人會有很多,但是這個年代,能出現一個,就是無比崇高的所在。
少,所以就顯得意義非凡了。
老師說,簽署過遺體捐贈的人,在去世後,醫學院會有專門接送遺體的車將他們節奏,通過超低溫等特殊方式處理,在過世八小時內急速冷凍到零下三十度進行保存。
同時,需要有專人清理遺體上的分泌物,通過動脈灌注防腐液,最常見的也就是福爾馬林,然後放置在防腐池子種浸泡。
這種強有力的防腐固定方法,也避免了再以後的操作中帶來不必要的感染。
每一個大體老師都需要有專人進行處理,整個過程大概需要兩天的時間。
為了不乾擾正常的教學工作,遺體捐獻之後,一般是不允許家屬看望的。
當有教學需求的時候,再複溫到4℃,才是我們學習時所見到的大體老師。
卓琳第一次見到大體老師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感覺多恐懼,反而因為他們的奉獻精神,讓她有一種震撼和崇敬。
因為普通人的生平短暫地畫上了休止符,而他們的遺體和精神,卻能長久地保存下來。
難怪後世越來越多的人簽署遺體捐贈,或者器官捐獻。
仔細想想也是,一把火燒掉了什麼都沒能留下來,可如果器官捐獻出去,就會有很多人受益,並且延續生命,而遺體捐贈更加偉大,在2020年的那場浩劫裡,疫苗的快速產生,不就是靠第一批捐贈的人?
——注,以上專業知識涉及為知乎《丁香醫生》所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