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卓絕72年夏陸軍工程學院畢業,留校一年後,才被分配走,之所以留校一年,是因為他是優秀畢業生,又有一定的特長,是院校所需要的,一年之後,因為表現實在是好,加上大伯父的運作,直接就將他調到了濟南某軍區。
像是軍校畢業的畢業生,分配原則一般是原單位、留校,優秀畢業或有特長、新成立的單位,根據需要結合學院特點分配、誌願,經申請誌願到困難地區的,可以根據平時情況決定。
通俗點講,就是軍內用人單位提出用人需求,上級主管單位統一做出計劃,院校再按計劃把具體的人分到不同單位去。
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少了關係這個說法。
有人托關係,讓單位直接點名要某某人到他的單位去,這時學生需要在學校疏通好主管分配的乾部。
但還有大量的用人計劃沒有指定人,這時軍校的主管乾部就有一定餘地,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學生放到還比較好的大城市單位去。
計劃都是大方向,從學校分到的是某某部、某某軍區這種籠統的說法,學生到這個部、這個軍區後會麵臨“二次分配”,再分到具體的單位去。
這個部裡有哪些局,這個軍區有哪個軍、哪些機關,好壞不均,又是一次**利益的調整。
這種分配方式的落後與不公是顯然的,直接影響著戰鬥力和人員精神,學生從軍校一出來就經曆這麼一關,到單位後再接觸那些現實活動,與理想的差距日益巨大,這對人的侵蝕很大。
萬幸他們家哥哥都很優秀,也慶幸大伯父如今坐到了一定的位置上,所以哥哥們的未來,不至於會被彆人當做工具,最起碼,他們的優秀能被相關部門看到。
然而,沒有關係,又不是很優秀的人,就隻能聽從指揮了。
難怪哥哥們說,這種體製內的不公,如果不改革,早晚會影響學員的質量。
三哥去的地方是大軍區,伯父也沒有給他運作的一上來就是官,隻是沒有讓他流落到小地方,大地方雖然比小地方機會多,但競爭壓力也大。
不過,卓絕生的時代好,這年代大學生少,軍校畢業的更是鳳毛麟角,能有機會在大軍區奮鬥,家裡有有這麼多日後的關係,他們的發展不會太差。
卓琳並沒有深入的了解哥哥的晉升原則,分到了哪個單位,什麼職位,這些他們也不會對他說,頂多會和大伯父研究一下,他們這邊聽到的就是籠統的崗位了。
不過軍校畢業的他們,光是起步點就比彆人高,他又走的不是基層路線,而是靠嚴謹優秀,知識能力得到的技術或管理層。
用大伯娘的話就是:“終於有兩個出來掙錢了。”
媽媽這時就笑著打趣:“說的好像人家花了你的錢一樣,這幾個孩子除了卓見,誰問咱們要過錢啊?”
卓見不滿:“那他們高中的時候,就沒問家裡要過錢?”
大伯娘和媽媽一致的點頭,“幾乎沒有,人家都是自己掙得,至於怎麼掙的,還真沒仔細問過。”
卓琳撇嘴,“那哪是不問啊,是壓根兒就不說。”
可以肯定的是,是白軼領的頭,難以想象,這些年摸爬滾打的哥哥們,早就混成了社會油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