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好歹吃一口吧。”香蘭勸道。
鐵小姐搖搖頭,又把頭轉過去看著窗外。
香蘭無奈,默默地把飯菜端走,在出秀樓時,鐵扉道人過來正好看到,問道“怎麼,玉香沒有吃飯嗎。”
“小姐說不餓,吃不下。”香蘭回道。
“為什麼啊。”
香蘭眨了眨大眼睛,說道“可能是,為了那位江公子吧。”
鐵扉道人一聽,也歎了一口氣。
江浩和未央生兩人告辭後,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一路向著西街行去。
西街兩側多是各種店鋪,街道儘頭一個集市,賣菜的、買雞鴨魚的,賣鋤頭簸箕各種雜貨的都有,南昌城內沒有專門的花鳥魚蟲市場,到是偶爾有人捕了鳥雀到集市上來賣。
江浩以前來轉過兩次,看到過有人賣大雁、鵜鶘的,至於其他小鳥到是沒有看到,今天過來,隻是沒事隨便轉轉,順路去鐵匠鋪拿東西。
下午時間人不多,江浩掃了一圈,發現沒有什麼看上眼的,正準備離開,就見一個老農夫,手裡拿著兩個自編的竹簍往外走,“嘰嘰喳喳”,江浩聽到了從籠子裡傳出的悅耳鳥鳴。
江浩立刻攔住他,“這位老伯,不知道拿的什麼。”
老農看江浩是個書生,立刻停下,說道“在山裡捕了幾隻鳥,想著來城裡賣掉換些錢,可在集市上待了一天卻沒人要,我就想著拿回去,放歸山林罷了。”
“是什麼鳥。”
“幾隻黃鸝鳥,還有一隻鷹隼的幼鳥。”老農道。
江浩立刻來了興趣,“可否給我看看。”
“當然可以。”老農說著在路邊放下竹簍,打開其中一個,江浩就見簍子裡放了些茅草,下麵有一隻半大鳥,白頂褐羽,鉤嘴利爪,雖然隻是半大鳥,一雙眼睛卻很是銳利。
腳上和身上都套了繩子,要不然估計早激烈掙紮了。
江浩看過這種鳥的照片,沒錯,是一隻獵隼。
他得到‘動物溝通能力’後,第一個就想著收服一隻猛禽,如果出去帶著一隻鷹,那才叫神氣呢,可惜現實社會,所有鷹類都是保護動物,眼前這種獵隼,更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如果自己養了,夠判刑幾年的。
不過在這大明朝,人們可沒有動物保護的觀念,“老伯,這隻鷹你準備賣多少錢。”
老農看江浩有意,臉上立刻露出笑意,“這種東西哪有什麼價,公子看著我辛苦弄到城裡來,隨便賞一個就行。”
這老農也是精明,讀書人好麵子,要的未必有賞的多,再說這種鷹隼也確實不好定價,也就獵人才會養它,用來抓兔子野鴿子什麼的,至於吃肉,嗬嗬,還不如一隻雞值錢。
“黃鸝鳥我看看。”江浩道。
老農又打開另一個竹簍,裡麵有三隻羽色豔黃的鳥雀,三隻鳥也全部用繩子拴著腿腳和身子,一動也不能動,江浩看著幾隻鳥那有些驚恐的小眼神,感覺有些好笑。
黃鸝鳥在中國也是比較有名的鳥,好多詩裡麵出現過,“兩隻黃鸝鳴翠柳”、“自在嬌鶯恰恰啼”,是中國比較有名的鳥雀。
江浩從懷裡掏出一塊碎銀子,約莫有二三兩,“老伯,你看這些錢可以嗎。”
老伯一看江浩手裡的銀錢,笑的臉上褶子堆起來,雙手捧著接過銀子,嘴裡不住說道“謝謝公子,謝謝公子。”
二三兩銀子,對農家來說可不是一筆小錢。
江浩提著兩隻籠子離開,回去再慢慢收服它們,不多時走到一家鐵匠鋪,掌櫃的一看江浩來了,立刻上前招呼“公子來了,您定的刀子和匕首都打造好了。”
前幾天閒來無事,江浩就想到打造幾把刀子防身,後來想想,不如弄一把長刀練練,他不會什麼刀法,也就是玩玩。
明朝對刀具的管理比較寬鬆,禁軍器甲胄、馬胄、盾牌、火槍、火炮,並不限製民間持有刀、矛、弓、箭、魚叉等冷兵器,甚至對於唐宋嚴管的弩也沒有限製。
刀鋪有不少刀具,江浩最後看中了唐刀,測量了身高和趁手重量,讓刀鋪合身打造,還定製了兩把匕首,一長一短,而且還定製了兩個皮套,可以貼身藏在手臂和小腿部位。
江浩會用匕首,特種兵訓練就有軍用匕首術,招招必殺十分凶狠,刀法什麼的江浩就不會了,也就是知道一些刀法基礎動作,弄把刀就是為了練練手感。
第二天早上起來,江浩就穿了一身短打衣衫,在院中耍起刀,而在鐵家,鐵小姐也起床了,雖然過了一晚,依舊有些悶悶不樂,早上勉強吃了半碗粥,就坐在窗口發呆,昨日未完成的那半幅畫卻是連看也不看。
香蘭看著小姐,知道小姐怕是害了相思病了。
香蘭眼珠一眼,湊到小姐身邊小聲說道“小姐,那江公子不是每日上午都會去東街涼亭畫畫嗎,不如我們偷偷去看他。”
鐵玉香原本蔫噠噠的小臉上立刻來了精神,“對,香蘭,咱們去偷偷看看江公子。”,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