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是一個很仗義的人。
尤其是對自己的兄弟。
他已經主動把長安留給了劉秀,臨走之前自然不會行齷齪之事,比如卷走整個長安城百姓手中財富之類的事情。
不過西域苦寒,物資貧乏,好不容易來一趟,總要帶些禮物回去對不對,吸收了國庫內的黃金,不過還留有大量的銅錢,江浩立刻命人把這些錢全部拿出來,到市麵上換成物資。
公平交易,不搶不坑,當然,如果有人想要坑西王,那江浩肯定也不乾,真以為我手中戰刀不快了嗎?
幾天後,當江浩退出長安城的時候,除了帶走自己的幾萬西域兵之外,還有綿延看不到頭的車隊。
隻能用“綿延看不到頭”這個詞來形容了,因為太多了。
從早上天不亮就開始出城,一輛接著一輛,可到了晚上還沒有走完,江浩隻得耽擱了一晚第二天才動身跟上隊伍。
不得不說劉秀是一個有胸襟之人,聽到這個消息後,哈哈笑起來。
“我這個兄弟,已經做得夠仁至義儘了,四郡之地,十幾座城池,國都長安,隻是帶走一些絲綢瓷器生活物品,這又算的了什麼。”
“再說,他這一路要走五六千裡,路途遙遠,怎麼能不多帶點東西呢。”
是的,
從長安到龜茲,足足有五千多裡路,按照平均一天走50裡計算,要走上一百多天。
這和急行軍不同,急行軍自然可以不計其他的猛衝,現在拖家帶口的,速度根本起不來。
“陛下,國庫裡的金銀分文沒剩,全都用來購買物品了。”一個官員說道。
劉秀看了看他,說道“西王最先占了長安,那些金銀自然也屬於他的,他已經給咱們留了幾萬兵馬,怎麼,還指望他把國庫的錢原封不動的給咱們留下。”
“亂世不劫掠百姓,已經是非常仁慈了,我沒有看錯他,接下來好好經營四郡,想來不用一兩年,那裡就可以成為咱們的大後方,為咱們征戰天下的戰馬和糧草,那才是最重要的。”
“是的陛下,臣明白了。”
不得不說,劉秀真的是一個完人,絕對算得上是一位聖賢之君。
毛爺爺評價劉秀,“最會用人,最有學問,最會打仗。”
劉秀還是一位宅心仁厚的君主。
古語雲“狡兔死,走狗烹;飛鳥儘,良弓藏;敵國破,謀臣王。”劉邦是這樣,幫助劉邦打天下的良將都被劉邦殺的乾淨,朱元璋也是這樣,除了湯和無一幸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又如何?
但劉秀呢,幫助劉秀打天下的雲台二十八將全部得到善終,劉秀善待功臣也成為後人最為推崇的一部分。
江浩覺得,殺功臣,更多是因為最後帝王覺得掌控不住那些功臣了,怕他們生出異心才用了這麼極端的方法。
劉秀沒用,說明劉秀可以掌控他們,而不僅僅這是一個仁慈善待的問題,從這裡麵也能看出他如淵的智慧。
劉秀上台後勵精圖治。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經濟上解放生產力,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也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曆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光武中興時代。
你說他是保守派,沒錯,但是保守派才是當時那個時代最能接受的,王莽的改革派玩死了多少人,人心思定,劉秀當然要做保守派了。
總之,作為開國皇帝,沒弑殺功臣,統一全國後,沒有窮兵黷武,建國後讓百姓休養生息,光武中興名副其實,皇位來的正大光明,自己打下來的,後宮兩位皇後,幾個兒子都和和美美,簡直是愛情與後宮典範。
當時看這段曆史時,江浩就總覺得這個人不真實,簡直太完美了,幾乎一生都沒什麼錯誤,完美到後來的劇作家、電視電影都不願意拍攝他。
作為一個開國帝王,本來不應該這樣。
可為啥呢?
編劇會哀歎一聲,沒劇情啊,前期是玄幻片,後期愛情片,一直是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的,收服各地分裂勢力,也沒有什麼大的波瀾,就那麼一路穩定的平推過去,最後統一全國,沒有**低穀,沒有激烈衝突,你還指望觀眾喜歡。
一路行軍,江浩逐漸收攏自己的西域兵馬,慢慢撤出四郡,最後終於撤出了玉門關,重新踩在了沙土地上。
“嗚呼~~終於回到大漠了!”
有士兵激動的歡呼一聲,其他人也跟著歡呼起來。
看著遠處無邊無際的黃色沙丘,江浩反而覺得非常親切起來,天高地闊,心情都覺得敞亮了許多。
“啾~~”
天空中傳來兩聲鷹唳,似乎這兩隻金雕對回到西域也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