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排行榜是世界最知名的幾個音樂排行榜之一,直接以歌曲的銷售量和點播量進行計算排名,其權威性和知名度都可想而知。
因為語言和地域關係,夏國歌手鮮少能夠打開英語地區的市場,更不提衝上volume排行榜了。
所以所有人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是愣住——
【什麼排行榜?】
【什麼volume?】
【什麼前一百?】
【臥槽longyears進volume前一百了??】
【特意跑去看了一眼發現還真是】
【所以就沒有人注意一下就算是這樣的好消息季疏也一個字沒發嗎???】
【淦,已經隔著屏幕感受到季疏的不屑了:有些人忙著煽動粉絲為了一些莫須有的東西撕逼的時候,他忙的卻是衝volume排名】
【樓明:你直接報我身份證號得了唄】
【樓上的什麼意思?你們敢說季疏能衝volume不是因為嘉瀾在給他造勢給他資源推嗎?之前嘉瀾澄清裡可沒否認他們對季疏的資源有傾斜!】
【“明燈”們還不消停啊?你們樓明哥都道歉了,再鬨下去我怕你們就成“冥燈”了】
【冥燈哈哈哈哈,請問前麵老師退出文壇的原因是?】
紀城一條微博轉發沒有隻字片語,卻因為轉發的內容讓網友們幾乎吵成一鍋粥,而#季疏volume#、#longyears#等詞條也一舉衝上熱搜,連帶著《天籟歌手2》的播放量、《longyears》的下載量也跟著突破新高。
而這也隻是一個開始——
紀城最開始轉發這條消息時,《longyears》也就剛剛衝入volume排行榜的前一百,在尾巴處吊著,但隨著時間的發酵,《longyears》並沒有如網上那些唱衰的人所預料一般在榜單上僅僅曇花一現,而是不斷一點一點地往前挪。
前一百、前八十、前五十,到最後《longyears》排名最高時甚至衝進了前三十。
【……今天longyears多少名了】
【多少名了不重要,反正還在前排就對了】
【我是不是膨脹了,竟然覺得是季疏的話好像也不奇怪】
【天籟2搞了這麼多期了季疏排名一直穩在前三已經很說明他的實力了吧】
【樓明粉絲還一直嘴硬說什麼季疏就是靠嘉瀾給資源,笑死,你們蒸煮自己專輯什麼質量不知道?】
【掩耳盜鈴也就他們這樣了】
而就在網上議論紛紛的聲音中,《天籟歌手2》也走向收官,最後一期總決賽現場直播,節目組為了讓比賽更有看點更是限製選手表演原創或者自己的歌曲,不過哪怕如此,紀城依然以無可挑剔的表現拿下了第一,成為該季的總冠軍——沒辦法,誰讓太子殿下可以用精神力作弊呢?
至此“季疏”這個名字在夏國國內的討論度一時間已經達至頂端:他推出的這些歌曲大街小巷都在播放,他上過的綜藝點擊量也是蹭蹭上漲,之前和樓明那段撕逼往事更是被吃瓜群眾們津津樂道。就連以前剛出道時期的那些片段都被粉絲們截下來反複稱讚水平有進步,就差沒打成照片貼在廁所門上每天膜拜了。
雖然相對而言的是經紀人董業的愁雲慘淡。
因為季疏這個家夥,又!罷!工!了!
之前錄製《天籟歌手2》的時候這家夥雖然經常犯困,但好歹錄製過程中沒有掉過鏈子,甚至最後總決賽直播的時候董業自己都提心吊膽,但紀城還是極好地完成了所有比賽環節,搞得紀城下來的時候他自己麵上沒什麼波動,倒是董業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現在整個節目結束,紀城的名氣更上一層樓,原本還在觀望的商家合作方們紛紛聞風而動拋出橄欖枝,正好冬天也過去了,董業正摩拳擦掌預備大乾一場呢,結果這家夥又一夜間回到原型,說自己要休假?!
而且他還特彆振振有詞:“這叫饑餓營銷。粉絲們越看不到,黏性就會越強。”
董業:“?”
饑餓營銷是你這麼用的?偌大一個娛樂圈誰不是拚命想要曝光刷臉?
他企圖用一些頂流案例說服紀城:“以前樓明那麼火,他不也一直出席各種活動在粉絲們麵前刷臉?”
紀城更加理直氣壯:“所以他現在糊了啊。”
董業:“……”有理有據,簡直無法反駁。
“那梁書語?”他又絞儘腦汁找了個案例,“之前《聚光燈後》結束的時候他人氣怎麼樣你也不是不知道吧?雖然這人實力確實不咋地……但最近他也是各種電視劇電影刷屏,還出專輯、去時裝周,起死回生的效果有多明顯,應該不用我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