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蝙蝠俠起源於複仇,但他的敵人從來不是可見的殺手,而是哥譚的罪惡。布魯斯秉持著不殺主義,永遠無法為自己複仇,也因此警惕著所有。
他幾乎不向任何人交付自己的信任。
但也正是這樣,三年前的詹姆斯因為他的誤解而選擇一意孤行,他失去了對方——再一次。
布魯斯在覺得愧疚。
詹姆斯對這個表情有些熟悉,他在離開堪薩斯前可沒少見過——蝙蝠俠“不讚同的目光”,或許夾雜著複雜的歉意與深深的倦意。
“……誰不想讓哥譚變得更好呢?”
詹姆斯很誠懇地的回答了他,小小地抿了一口濃鬱的英國紅茶。
——阿爾弗雷德很貼心地加了一些牛奶,這種英國人的習慣和老霍克利的口味如出一轍,詹姆斯很喜歡這個味道,他小時候就是這麼喝紅茶的。
“布魯斯,我曾經也是哥譚居民。”
他拿出了一份計劃書。
……
犯罪率上升的罪魁禍首是失業率,它影響著社會結構和經濟因素,並帶來了教育問題。
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美國迎來了經濟大蕭條時期,國內的工業生產下降了47%,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了30%,在大蕭條的高峰期,哥譚的失業率超過了20%,自此,哥譚一蹶不振*。
直到如今,哥譚市的失業率依舊在全美排名前列,2014年,美國的失業率為6.7%,但哥譚保持在10%左右。
當政客們談論“充分就業”時,他們通常指的是非加速通貨膨脹的失業率,簡稱 NAIRU,這個術語是根據米爾頓·弗裡德曼的“自然失業率”概念發展而來的。
資本需要保持一定失業率,來穩定用工成本,馬克思主義者會稱之為“結構性失業”。
這是無法改變的現實——人與人之間需要有一定差異,來穩定生產者的工作效率。
一切矛盾都是階級矛盾,但隻要還有“管理”這個詞,就存在著階級。
從來就沒有“獨立於人類而存在”的資本,資本和權力本質上是一回事:對資源的分配權。
對政客們而言,隻要能滿足經濟目標,就可以容忍失業。
——永遠有部分人想使用你,而不是跟你分享。
詹姆斯很清楚這一點,他因此離家獨行。
在不作為蝙蝠俠的白天,韋恩總裁能做的隻有“慈善事業”與“資助貧困人群”。
一個階層占據了生產資料,然後不斷改進技術、降本增效,需要的雇員越來越少,造成了生產過剩;另一個階層有需求,消費能力卻不足,因為利潤絕大部分流向了前一個階層——這是哥譚貧困人口的根本問題。
這也代表著“剩餘價值”的掠奪,當勞動力的技能與雇主要求的技能不匹配時,就會造成失業。
貧富愈加懸殊後,除了輸出矛盾,他們沒有彆的辦法,哥譚因此進入惡性循環。
布魯斯已經做了他能做的所有——詹姆斯很清楚這一點。
韋恩集團價值數百億美元,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布魯斯為慈善事業投入了大量資金,通過“韋恩基金會”,他為許多窮人提供了食物、衣物、住房和醫療服務,並為出獄的前罪犯們提供了康複和再教育服務。
在上流社會的慈善晚宴上,布魯斯·韋恩鼓勵著其他人向消除貧困和促進教育的慈善團體提供類似的捐款。
“韋恩基金會”曾捐贈了近1億美元用於重建哥譚東區的學校、房屋和基礎設施。
——沒有人能改變自己的意識形態,他們彆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