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爹古銅色的臉上帶著笑,一臉的憨厚,可能是常年的弓著身子,背有些微駝。
聽自家老伴說,麵前的這對祖孫是小兒子認識的,王老爹憨厚的臉上笑容就更多了。隻是他不善言辭,對祖孫倆笑笑就放下手裡的活計,帶著祖孫倆去挑要買的東西。
王大哥和王二哥都是二十多歲的好年紀,身高體長魁梧的身形,胳膊上的腱子肉起起伏伏,掄起來鐵錘,一錘一錘的砸在燒紅的鐵塊上,就跟玩似的。
王大嬸瞧見小丫頭的大眼睛都瞪圓了,一副沒見過的模樣,就忍不住猜想到,這一定不是尋常人家的孩子,不然不會沒見過打鐵的。
傅心慈還真是第一回看人打鐵,這是一種純力量的展示,的確很吸引人眼球。
還好,她還記得他們此行的目的,就對王大哥和王二哥笑笑,表示對他們的讚賞,然後就樂顛顛的追祖父和王老爹去了。
王家鐵匠鋪的成品,都陳列在另一間屋子裡。看著木頭架子上和靠牆邊擺放的鐵器,傅心慈第一次有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
也不怪她孤陋寡聞,她從來都不知道,這麼多的東西都是靠打鐵匠一錘一錘的敲打出來的,千錘百煉這個詞是從這裡開始的吧。
傅心慈正在細細的琢磨,孟慶平是個行動派,早就動手開始找自家要買的東西,木架上一共擺了五把菜刀,他撿起來四把。
這種豪橫讓王老爹眼角直抽抽。
大鐵鍋也買了四口,勺子,鍋鏟,也是不可少的。等孟慶平零零總總的把要買的東西都找齊了,王家這間放成品的屋子,也差點兒被搬空了。
隻是看著自己要買的東西,孟慶平發愁了。這麼多的東西,他可咋弄回去。他都不敢想,他們家的小毛驢能拉得動這些。
看出來他的為難,王老爹主動的說道:“孟老哥,這麼多的東西,還都是鐵器,你那頭小毛驢肯定是拉著費勁。這樣吧,我讓老大趕著我家的牛車送你們回去。”
“那敢情好啊。”聽到王老爹說還能送貨上門,孟慶平頓時感覺呼吸都順暢了。
唉,也是沒辦法。
他們一家雖然出入不受限製,可他們也不敢隨意的出入。這裡地廣人稀,一沒留神就興許走丟了。
走丟了的後果,他無法想象。這會兒得了王老爹的話,不亞於雪中送炭。
“王老弟,咱們先算賬,然後這些東西先放在你這兒,我帶著孫女兒在買些彆的。”
“行啊。”王老爹很爽快的就答應了,隻是算完帳傅心慈有點咋舌,她沒有想到一把菜刀居然那麼貴。貴還不說,還要填寫個人資料。
當然了,王老爹也給出了合理的解釋解釋。鐵匠鋪裡的東西不管賣給誰,都要填寫真實的姓名和住址,附近的巡防營是要定期查看的。
所以說,要不是他們有象征著鷹嘴崖衛所的小旗,還說出來王大寶的名字,王老爹是不會賣給他們任何東西的。
孟慶平是深刻的體會了,朝中有人好辦事。
傅心慈:這算不算走後門?
孟慶平卻很理解這些條款,這裡是邊關,鐵器管製嚴格要求是必須的。
不然被那些韃靼人鑽了空子,那就麻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