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的話傅心慈沒有說,齊賀卻知道,“那些士兵天天在小河裡洗澡,他們每天一身的臭汗,一個個的還都是大臭腳。”
“嘔~”方氏想到他們天天吃的是那些士兵的洗澡水,胃裡是一陣翻騰,碗裡的飯就再也不香了。
傅餘:“家裡挖口井是迫在眉睫。”
傅心慈:我雙手讚成。
宇兒:我也讚成。
孟爺爺:“明天就打聽哪裡有挖井的人。”
就這樣,孟家挖井的事被提上了日程。
第二天,孟爺爺和張工匠提起,張工匠馬上就說了,千戶所裡有挖井的工匠,他明天正好回去一趟,順便就把挖井的人帶過來了。
孟爺爺還提醒他,“要帶幾車青磚回來。”
“您老放心,這事忘不了。”
張工匠的動作就是快,次一天回了一趟千戶所,回來就帶了五個挖井的人。
據說這是一家子,姓高,高老爺子帶著兩個兒子,三個孫子。
高家那個三孫子年紀不大,和齊賀年紀差不多,體格卻比齊賀壯實一些。
說來也怪,也不知道這倆人咋就看對眼了,可以用一見如故來形容。不大一會兒,就玩到了一處。
高老爺子一看就是個有能耐的,就憑著一雙肉眼,和幾十年的經驗,就判斷出在哪個地方挖井最合適。
還誠懇的和孟爺爺說道:“這裡靠近水源,小老兒建議您家的水井挖到三四丈深就夠用了。”
孟爺爺對挖井的事,實在是沒有研究,更是不懂,但是聽了高老哥的話,還是很滿意的,認為人家說的有道理。
就抱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態度,同高老爺子說道:“對於挖井,我們父子倆都是門外漢,就按高老哥說的辦。”
高老爺子也很滿意孟爺爺父子倆的態度,就這樣不出幾天,孟家的水井就挖好了,外麵還砌了一個乾乾淨淨的井台。
孟爺爺父子倆是非常的滿意,傅餘腦子裡忽然有了一個想法,就拉著老父親來到旁邊,商量道:“父親,您說這一家子挖井個個是好手,是不是也會挖地窖?”
有了兒子的提示,孟爺爺覺得很有可能,當即就問了高老爺子。
高老爺子是老當益壯,沒有半點遲疑就答應了。
…
而孟十三爺會編草鞋的事,被人知道了,上門訂草鞋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沒辦法,這裡冬天冷,對於窮苦人來說,這樣的草鞋很實用,也很廉價,他們一般的人家還是能買的起的。
尤其是孟氏族人,幾乎是每家都有人訂草鞋。
這麼多的訂單,哪家都有幾雙,甚至十幾雙。
這樣有點龐大的數字,孟十三爺自己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就教周氏學會了編席子。
兩口子在家裡忙的手都沒停閒的工夫,雙棒就在家裡打雜幫著周氏割草,隻有閒暇的時候,才能過來二伯家坐會兒。
卻從不討嫌,到飯點兒就回去,留飯都不吃。
------題外話------
謝謝仙女們的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