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滿樹合歡花開,淺粉色的花序迎風招展,純情嫵媚,又儀態萬方。
大家忙著拍照留念,淨風在介紹這顆古樹的由來:“這顆合歡樹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是衍聞大法師親手所值,合歡蠲忿,寓意言歸於好,合家歡樂;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它也象征著永遠恩愛,夫妻美滿,大家若有心願,或想求姻緣,可誠心寫於祈福帶上,係於樹乾之上,古樹有靈,若一心向善,誠心祈願,終會求仁得仁。”
淨真拿著一遝祈福帶,給每個人分發,站在這棵古樹前,聞著嫋嫋檀香,不遠處木魚聲聲,沐浴在晨鐘暮鼓下,那顆在塵世中浮躁的心仿佛一瞬間安靜下來。
曲飛台看了眼明鏡,緊緊的攥著手裡的紅綢。
“師姐。”淨真仰頭看著明鏡,將祈福帶遞於她手。
明鏡笑著搖搖頭:“我不需要。”
身無掛礙,彆無所求。
淨真順著她的目光望去,那些人或皺眉深思,或滿懷期待,有求如意郎君,有祈父母安康。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千人千麵,百人百性。
淨真點頭:“我知道了,師姐。”
葉貞很痛快的在祈願帶上寫下,一抬頭,看到明鏡安之若素的站在那裡,好奇的問道:“你就沒有所求嗎?”
人活在世上,怎麼能沒有欲望。
“再不濟求個如意郎君啊?一生一世一雙人,多好。”葉貞說著下意識瞥了眼站在不遠處的曲飛台,曲飛台看看手中的綢帶,再看看明鏡,意思已經很明了了。
這個傻小子,喜歡上明鏡,注定要為情所傷了。
“一生一世一雙人?”明鏡喃喃道,繼而輕輕笑了,笑容淡若雲煙。
這時淨雲迎麵走來,他一靠近,那些女生嘀嘀咕咕著,人群開始騷動起來。
“曲飛台已經夠高了,他竟然和曲飛台一般高,穿著僧袍好有味道……。”
“他去找明鏡了?果然連和尚也是看臉的嗎?”
……
葉貞聽著耳邊那些花癡聲,一陣無語。
雖然這個和尚確實挺帥的,關鍵身上有一種高貴感,像一個王子。
“明鏡師妹,師父有請。”淨雲微笑著說道。
他一笑起來,那雙眼睛更顯狹長,眼尾微勾,竟是多情的桃花眼,然而眼中清明卻慈悲,見人總是先含三分笑。
明鏡點頭,隨他一道離開。
兩人一走,人群就炸開了鍋。
“淨雲的師父不是覺明大師嗎?覺明大師要主動見明鏡?為什麼?“
“你們知道多少達官貴人來拜見覺明大師都被拒之門外嗎?這個明鏡到底有什麼魅力,竟讓覺明大師的弟子親自來請?”
“這明鏡不會有什麼背景吧?完了咱沒有得罪她的地方吧?”
肖雯雯愣了愣,眉頭緊蹙,一群禿驢而已,乾嘛捧得那麼高。
曲飛台下意識擰了擰眉:“明鏡……。”
不知為何,她這一去,他總覺得心中不安。
明鏡腳步未停,隨淨雲拐過天王殿,不見了蹤影。
繞過天王殿,視野開闊,迎麵是大殿廣場,百米開外,大雄寶殿的金頂在陽光下巍峨生輝,廣場右側是三聖殿地藏殿及珈藍殿,左側是西方三聖殿及祖師殿,由此可見寒山寺規模宏大,香火鼎盛,不愧為南方第一古刹。
羅漢堂一左一右守衛著大雄寶殿和菩薩殿,而在大雄寶殿之後則是經堂法堂和禪房,藏經閣就在三堂之後,這裡是寺院講經說法藏經的場所。
而這條中軸線的左右兩側則分布著僧房茶堂和客堂齋堂,是僧侶日常休息的地方,方丈室在西北角,緊鄰庫房。
明鏡聽到不遠處的禪堂傳來誦經聲,悠然飄蕩在天地之間。
“師父,客人到了。”淨雲在門外說道。
明鏡看到禪房緊閉,裡邊傳出一道渾厚龍鐘的聲音,“請進。”
淨雲打開門,明鏡盯著對麵懸掛的衍聞法師講經圖,伸手拂了拂裙擺,從容的走了進去。
淨雲關上門,守在門口。
所謂的方丈室,布局十分簡單,真正的方外之人,心無掛礙,一粥一飯,一坐一臥,一壺茶、一盤棋、一卷經足矣。
覺明大師坐於蒲團之上,手中掛著一串古樸的佛珠,含笑望來。
明鏡靜靜的打量著他,五十來歲的年紀,身形消瘦,穿著一件灰色的僧袍,麵如滿月,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眉目神聖而慈悲,望過來的眼神充滿著智慧的德威之光。
他皮膚潔白,眼唇含笑,望之令人心生愉悅。
《華嚴經》有雲:願一切眾生得離恚怒麵,得一切法麵,得無障礙麵,得善見麵,得清淨麵,得離過失麵,得如來圓滿麵,得遍一切處麵,得無量美好麵。
修得如來麵,三業俱清淨。
明鏡雙手合十:“弟子明鏡見過大師。”
“你來了。”覺明點頭微笑,仿佛一直在等待著她。
他指了指對麵,“坐吧。”
明鏡在對麵的蒲團上跪坐下,“今日來求見大師,是為……。”
“先陪我下盤棋吧。”覺明說道。
明鏡點頭。
棋局上是一盤殘棋,明鏡在的位置執白子,對方執黑子,戰局膠著,旗鼓相當,最終結局兩敗俱傷。
端看棋路應該是覺明大師一人所為,棋藝竟已如此高超了。
明鏡平定了一下心神,率先撿起黑子。
覺明看了她一眼:“執黑先走。”
明鏡微微一笑:“讓大師見笑了。”
日頭從窗玖射進來,灑落在棋盤上,半個小時過去,明鏡眉頭緊蹙,而對麵覺明大師氣定神閒,淡淡微笑。
明鏡搖頭笑道:“大師,我輸了。”
“尚有一拚之力,卻為保卒而棄帥,上天有好生之德,修行端看棋路,雖有大仁,卻難堪其任。”
覺明搖頭。
明鏡微笑道:“天下由萬民組成,若無一民,何來將帥?”
“世間最威猛的武器,是慈悲之心,你年紀雖小,卻已堪破眾生緣,禍福相依,萬法唯識,有人修煉在深山,有人修煉在鬨市,你行走紅塵,雖能磨礪心誌,卻不知一念之差,足以成魔。”
覺明大師的眼睛充滿智慧的佛光,看破一切眾生相。
“今日的你是你,昨日的你也是你,那麼前世的你呢?”
明鏡怔然片刻,抬頭看著覺明大師。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你師父已經告訴了你答案,我佛慈悲,渡一切苦厄,修行的大道,路漫漫其修遠兮。”
覺明大師雙手合十,“阿彌陀佛。”
明鏡喃喃道:“前世的我、和今生的我,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
覺明微微一笑:“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今世的因,來生的果……。”明鏡秀眉緊蹙,似乎陷入一個掙紮的夢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