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1 / 2)

慈壽宮

李璃歪著頭靠在一邊的軟塌上, 而邊上太後則拿著針縫補一件潔白的鍛料衣裳。

大概是年紀大了,太後的眼神有些不好使,她眯著眼睛動作很慢, 然而手頭卻很穩,一上一下針腳細密。

瞧這手法,可不像是個生手。

李璃手裡握著一塊點心,正有一口沒一口地吃著,沒打攪他娘的手工勞作。

“阿璃。”

直到太後喚了一聲, 李璃才回過頭, 隻見太後一手拿針,一手拿線遞到他的麵前,說:“給娘穿針。”

李璃將點心塞進嘴裡,起身撣了撣指尖的細末,然後拿過針線兩眼一眯一張, 雙手配合著就順利地將白色絲線穿過了小小的針尾洞口, 他將線拉長, 在尾部熟練地打了個小結,又遞還給太後。

李璃這穿針眼的手法亦是熟練,仿佛做了千百次。

“乖。”太後笑眯眯地接過, 又撿起膝上的衣裳縫補起來。

李璃沒躺回去, 反而坐到了太後的身邊, 納悶地拎起來看了看, 問:“怎麼忽然又做起衣裳來了?秀坊的人,底下的人都沒了嗎?”

太後朝小幾上的點心努努嘴,笑道:“親手做的,意義總是不一樣。”

“給誰做的呀?”李璃睜著大眼睛期待地看著太後。

太後摸了摸他滑不留手的臉蛋,輕輕一歎:“給你哥。”

李璃聞言, 目光落在那件即將完成的衣裳上,抿唇悶悶道:“讓您操心了,是兒子的不孝。”

太後笑了笑,接著垂下了眼睛,眉宇間帶著微微愁緒,不過很快化開去說:“這是遲早的事,哀家知道的,不怪你,也不怪皇上,天家的兄弟,隻要不是渾渾噩噩,總躲不開這樣的命運。隻是作為母親,哪怕心理早有準備,終究還想再做點什麼。”

“娘……”李璃心裡酸楚,卻見太後拿起點心塞進了他嘴裡,堵住他接下去的話。

“阿璃,這是你娘的責任,不是你的。”

太後或許見識有限,可一生坎坷沉浮,還有什麼看不明白的。

她當過寵妃,眾人奉承;呆過冷宮,隨處可欺。從什麼都不會的嬌滴滴小姐變成縫縫補補,提水做飯樣樣都行的可憐母親,乃至最後母憑子貴成就榮耀在身,尊貴無比的太後,也不過是恍然幾十年的時間罷了。

期待、憧憬、怨恨、不甘、思念、心酸、麻木、希望,淡然……人生酸甜苦辣鹹,該嘗的也都嘗過了。

對於太後來說,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心酸苦楚好似曆劫磨難,她什麼都能不在意,唯一牽掛的隻有這兩個兒子。

“阿璃,你心思剔透,聰慧靈秀,卻心地善良看不得世間疾苦,這應當是佛祖的旨意,是娘最大的驕傲和眷顧,亦是大燕的福氣。所以彆心軟,彆讓人傷害你,娘更舍不得要求你。”

那些風雨飄搖的日子,是幼小而懂事的李璃給予她活下去的勇氣。從小太後就知道的,她的阿璃不會是普通人,終有一天化龍騰飛,完成他的使命。

“做你自己想做的事,認為對的事,就夠了。”

“我哪有您說的那麼偉大。”李璃羞愧道,他隻是看過了真正的強盛繁華,體會過人民的幸福無憂,所以才想為這個時代最艱辛的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哪怕就一點改變,也是一個跨步。

太後笑了笑,沒有反駁他。

“至於你哥……時至今日,他身不由己,阿璃,他是我兒子,我必定得保護他,愛護他,哪怕他一意孤行再也回不來,我能替他擔的,你不要阻止,這是為娘的決定。”

太後目光柔和,卻也堅持。

李璃呆呆地看著太後,眼眶瞬間紅了,輕輕地點了點頭。

太後咬斷了四線,拎起了這件衣裳,放在李璃麵前比劃著說:“皇帝看起來比你高一些,這尺寸應當是足夠了。”

李璃張開手,充當衣架子,聞言他說:“今年我長了點個兒,不比他矮了。”

“是嗎?”太後戲謔道。

“是啊,所以兒子提醒您了,不能厚此薄彼,您既然替皇兄做了衣裳,我也要。”李璃理直氣壯道。

太後揉了揉眼睛,笑著一口答應了下來:“好。”

李璃瞧見了,抿了抿唇,猶豫了一下又改了主意:“還是算了吧,您年紀已經不小了,再做針線傷眼睛。”他又看了看太後的眼底,說,“回頭給您調製一副草藥,晚上睡覺前敷一敷眼睛,能消除疲勞,清目明神的,我看那衣裳差不多快完工了,可千萬不要在夜裡趕呀!”

李璃心軟得進了太後心坎裡,她打趣道:“真不要衣裳了呀?娘也沒幾年能做了。”

“不要了,不要了,小時候穿得就足夠多了,您好好保養,長命百歲行嗎?”

太後的針線手藝便是從李璃身上練出來的,從又大又小又長又短還開裂,到尺寸恰好剪裁貼合細密結實,李璃都穿過。

一兩歲的時候他恨不得自己能拿起針線來補一補。

李璃之後沒坐多久就離開了。

富寧走進來,正看見太後拿著那件衣裳怔怔出神,然後輕輕地歎息了一聲。

“娘娘。”

太後將衣裳疊好,說:“過兩天做好了,你就走一趟,交給皇帝吧。”

富寧沒有當場答應,反而問:“娘娘為什麼不親自送過去呢?也好讓皇上看到您對他的用心,軟和皇上與王爺之間的矛盾。”

太後看著自己因為長久捏針,拇指上印出的痕跡,不禁苦笑道:“瞧,你都這麼說了,哀家若真開口相勸,就隻會讓皇上對阿璃更加不滿。哪怕他不這麼想,身邊也定會有人提醒他哀家的關心都是為了阿璃,不是為了他。”

富寧聽到這裡,頓時默然,跟著太後露出難過的表情,接過了衣裳收起來。

“到時候不用多說什麼,讓皇上試試合不合身,不合身記下尺寸,拿來哀家再改。”

“是,太後。”

太後麵有倦意,轉身又進了佛堂,在菩薩麵前跪了下來,低低誦念。

*

慶春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