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的時候,夏至嫁到了宮中,李海洋在宮外的府邸正在建造,還沒有完工,他們隻能先住到宮中。
分了一個小宮殿,所有人都住在那裡,還有些憋屈的慌。
離的近了,也沒什麼好處,夏至現在每天都要去給惠妃請安,人在眼前了,惠妃倒是把怒氣都發到了夏至身上。
去請安的時候,把夏至一個人晾到那裡,讓她站到宮殿門口等著,要不然就是抄佛經,夏至最厭煩的就是反複的勞動。
沒事抄兩張修身養性還行,一天從早到晚的抄寫,手和眼睛還要不要了。
夏至很快又出手了,看來宮中懷孕的女人這麼多,還不能讓惠妃緊張起來啊,她乾脆的讓惠妃和在她宮中受她庇護的良嬪也一起懷孕了。
這下子惠妃終於沒有時間過來找她的麻煩了,也不用她日日過來請安了,頗有些眼不見心不煩的樣子。
等到惠妃懷孕滿三個月之後,也不知道她到底是聽誰說的,她的肚子裡麵好像是個小阿哥,連李海洋的事情也有些怠慢起來了。
原來的惠妃心中一直憋著一口氣,雖然說自己的兒子也不是康熙的第一個兒子,前麵還有幾個孩子,但是他是唯一長成的兒子,前麵幾個都夭折了,所以兒子的福氣大的很,肯定能當下一任的皇帝。
這個念頭就在太子已經立下的情況下也沒有被消失,現在大兒子沒有子嗣,肯定當不成皇帝了,可不得指望自己肚子裡麵這個小的?
大兒子不行了,馬上來了一個小的,這個小的不是福星是什麼?
好在李海洋的舅舅明珠想的很周全,他可是直到後=宮中的爭鬥到底有多激烈的。
李海洋前麵的那幾個孩子全都死了,明麵上說的是宮中風水不好,其實就是妃嬪個子爭鬥的實在太厲害了。
而且康熙幼年登基,為了掌握前朝,後宮中所娶的女子家族勢力龐大,就是做再過分的事情,康熙也隻能忍耐。
最後隻好把孩子送到臣子家撫養,李海洋小時候就是被送到了明珠家,他在自己的舅家自然得到最儘心的照顧,之後的兒子也送到了皇子的外家,這才陸續的保住了。
等到後宮中的孩子多了起來,康熙的勢力也大了起來,這才開始讓後麵的兒子在宮中長大,雖然這其中還有夭折的,但是起碼不是死的一個都不剩了。
與其現在就站在一個還沒有出世的性彆也未知的孩子那裡,還不如站在李海洋這邊靠譜呢。
李海洋成婚之後,已經算是成年了,可以到朝堂上麵領差事了,正式進入到各位大臣的眼中,對於其他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機會,對李海洋來說挺無聊的。
他直接進了工部,也不領差事,就掛一個名號,直接整天召集匠人過來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康熙也由著他的性子來,自由放權給他。
在康熙的心中,反正這個兒子已經不能繼承大統了,當然了,未來的皇帝他都已經定給二兒子了,但是未來誰知道其他的兒子會不會掙這個位子呢,不過大兒子肯定是不會掙了。
在西方,如果沒有孩子,絕對不會想著要過繼一個孩子,而是會把財產全都給自己的兄弟。
如果沒有兒子,那就要把財產送給兄弟的兒子,至於自己的女兒會過的怎麼樣?那就要看兄弟的兒子大方不大方了,這都是法律裡麵明確規定的。
但是在這裡,沒有子嗣,尤其是沒有兒子,乾活都不積極了。
康熙也給了李海洋十分大的權力,其實是李海洋看著還挺乖巧的。
等到李海洋搬出皇宮,來到自己的王府的時候,突然就發出了招賢令,隻要是奇能異士都可以過來自己的王府,隻要被他看中,那要什麼有什麼。
想當官,可以直接替他向皇帝求個官做做,想要錢,百兩黃金馬上送上,想要美人想出名,什麼都可以。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倒也有不少的人過來。
這個時代消息傳播的很慢,李海洋也沒有設置什麼時間,反正就盤下了一個茶樓當報名處,誰要是想來了表演一番,就可以到那裡報名,等來的人多了,大家集體過來。
他弄的這麼熱鬨,京城中的人自然是第一時間知道了,馬上就有禦史過來彈劾李海洋,暗示他就是有不軌之心。
雖然康熙不相信這個兒子這麼蠢,就算有什麼心思,竟然擺的這麼明顯,但是帝王的疑心還是有的,派到李海洋身邊的侍衛和宮女就有不少是他的探子。
因為有底氣,他嘴上說的倒是挺開明的。
而且等到第一次人數差不多,可以考核的時候,李海洋還派人過來邀請康熙過去看。
康熙之前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帶著一絲的好奇心過去了,而且從探子那裡已經得到了消息,李海洋在這件事上真的沒有弄虛作假,這些人是真的從各地過來的。
康熙還有些憤怒,每三年都有科舉了,他還以為人才都在自己手中了呢,沒想到這消息才放出去幾天啊,這都來了這麼多奇能異士了。
雖然說這些人可能不是讀書的人才,但是在其他地方應該有才能啊,要不然不會這麼自信滿滿的過來的。
康熙隱藏著身份過去一看,頓時大失所望,這些人與其說是奇能異士,倒不是說是能工巧匠了,這些人都是擅長製造東西的,很多都是各種玩物,內務府上供的比這些東西精致多了。
他去了兩次就再也沒有去過了,倒是李海洋發現了不少的好東西。
他的眼光不知道比康熙好多少,和夏至兩個人隔三差五的看一場,和看電視差不多,還真的讓他看中了不少的人,做出來的東西讓人感到新鮮,而且十分的精致,如果放到現代,絕對能被人稱作是大師了。
半年的時間過去之後,甚至還有不少過來仗著身法過來騙錢的人,有的被李海洋拆穿直接打了出去,有的卻被李海洋看中了,這不是騙子,這是心理學大師啊,人才難得啊。
一年時間下來,李海洋招到了不少的人才,人才雖然少,但也不是隻有一個兩個,有的離開了,有的留在了李海洋的身邊。
李海洋這邊要什麼有什麼,重點是還非常支持他們的研究,留在他這裡的人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