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2 / 2)

我家娘子很旺夫 梧桐兒 14348 字 9個月前

鳳州是水城,氣候溫暖,四處可見造型彆致的拱橋,白牆黑瓦,靠著水麵的牆麵長著青苔,青磚上有深深的車轍的痕跡。

這裡景致很美,很多屋子卻已經人去樓空。

張癩頭帶著的兵到處搜刮肆虐,這裡的縣官大多欺軟怕硬,對張癩頭也沒什麼辦法,這還不是重點,鮮卑的鐵蹄很快就要踏入這裡了,但凡能離開的都離開了。

孟尋帶著宛桃進了一家巷子深處的小院,這個院子不大,但是處處都很精致,而且深處有個密道,這裡曾是一個富商的住宅。

收拾整理了幾天之後,他們便在這裡安頓下來。

奔波了這麼多天,宛桃累得很,踮起腳親親孟尋的額頭:“你今天也早點睡,那些事務放到明天再處理,這些天你定然是累壞了。”

孟尋眸色一沉,將宛桃攬在懷裡,吻得她頭昏腦漲的。

宛桃被他摟得緊緊的,有些不太舒服,下意識地掙紮:“你乾嘛呀。”

孟尋的聲音有些隱忍:“彆動。”

宛桃沒反應過來:“什麼?”

孟尋意味深長地一笑:“再動我可不能保證坐懷不亂了。”

宛桃頓時明白過來,她的臉通紅,小聲道:“你胡說八道什麼呢。”

這人真是越來越不正經了。

孟尋親了親她的額頭,他剛才可不是在逗她,他要儘快完成他想做的事情,然後趕緊娶她回家。

城守張杜被捆了起來,押到了孟尋麵前。

孟尋定定地看著他。

張杜啐了一口:“孟尋,你們孟家世代忠良,你父親戰死在沙場上,你現在卻帶了兵反了大梁,你對得起你們孟家的列祖列宗嗎?”

孟尋淡淡一笑:“張大人說得好。”

他走過來:“隻是,張大人莫不是忘了,孟家世代忠良,守護著這片土地,到頭來,是被誰扣上了一頂通敵叛國的帽子,孟家上下,那麼多條人命,一夜之間都沒了。”

張杜一怔,眉間閃過一絲不忍之色,可是他又很快梗著腦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這事是真的也好,孟家是被汙蔑的也好,你都不能行如此不義之事。”

孟尋道:“我並非行不義之事,現在大梁內憂外患,百姓流離失所,鮮卑來勢洶洶,梁帝必然不能抵擋,我出手相救,是合乎天下大勢,或者你認為,讓大梁民眾成為階下囚,任人宰割,才是對的麼?”

張杜愣了,片刻之後他又道:“你怎麼就知道朝廷的兵打不退鮮卑的兵?而且你既然知道是外患,更應該帶著孟家軍去打鮮卑才對。”

孟尋嗤笑一聲:“為梁帝平了天下,再讓他要了我的性命嗎?”

張杜瞪大眼睛。

孟尋平靜道:“不仁之君,沒有輔佐的必要。”

張杜咬牙切齒:“不管你說什麼,我都不會遂了你的意,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張杜是鳳州刺史,是個清廉正直的人才,隻是為人太迂腐了些,孟尋皺了皺眉頭,想要勸降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孟尋為此時愁得很。

午間吃飯的時候,他還在愁這件事情。

宛桃給他夾了一筷子雞肉:“讓我去試試吧?”

孟尋抬頭:“試試什麼?”

宛桃笑道:“他應該有家眷吧。”

孟尋道:“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都在這裡。”

宛桃道:“他既然是個你欣賞的人,定然對他的妻兒負責上心,我去試試從他的妻子入手。”

快到了春暖花開的時節。

太陽收起了最後一絲光芒,天地間就有那麼一點陰冷。

謝氏擁著兩個孩子,坐在床上。

院子被守了起來,除了一日三餐有人送來,他們幾乎斷絕了跟外麵的所有聯係。

大女兒小櫻桃往謝氏懷裡縮了縮:“娘,爹在哪裡?我想爹了。”

謝氏眼睛一酸。

她溫柔道:“彆怕,你爹沒事,隻是暫時不能跟我們見麵,你乖乖的,過一段時間就能見到爹了。”

這段時間,娘每天都這麼說。

小櫻桃悶悶地嗯了一聲。

男孩山竹兒才五歲,他這幾天被悶壞了,總是想著要出去玩:“娘,那些人為什麼不讓我出去,我要去找柱子玩。”

謝氏摸了摸他的腦袋:“娘怎麼跟你說的?現在你還不能出去,等過一段時間,爹的事情處理好了,你就跟出去玩了。”

山竹期待地看著謝氏:“那爹還有幾天回來?”

謝氏抿了抿唇:“快了。”

她背過兩個孩子,卻紅了眼眶。

她夫君的性子,她是清楚的。張杜,大概不會投降的,他有他的堅持。

她倒是無所謂,隻是對不住這兩個孩子。

門吱呀一聲開了。

這不是飯點,謝氏轉過頭,卻見一個披著紅色披肩的少女走了進來。

謝氏還從未見過這樣美的人,杏眼忽閃忽閃的,靈動又可愛。

隻是謝氏沒工夫欣賞她的樣貌,她將兩個孩子摟在懷裡,警惕地看著宛桃:“你是誰?你要乾什麼?”

宛桃離著他們幾步遠的地方停住了。

這便是張杜的夫人謝氏了,她是個很溫柔的人,溫柔到了骨子裡,即便是這麼警惕地盯著自己的時候,依然是溫和的模樣。

宛桃笑道:“張夫人,我沒有惡意,隻是想跟你聊聊。”

見謝氏不答話,她又接著道:“我是孟尋的未婚妻。”

守在外麵的玄墨聽了這話,忍不住想,讓孟將軍知道林小姐這麼說,就不知道該高興成什麼樣了。

謝氏更加警惕:“你到底想要做什麼?”

宛桃道:“我相信您也知道孟家的事情,還有現在國家的外憂內患,孟尋絕對不是追名逐利之人,他帶領孟家軍反了大梁,也不是因為他想要什麼權力。隻是梁帝不仁不才不德,大梁百姓流離失所,鮮卑女真占領了大梁很大一片土地了。張大人是個仁德有才能的好官,孟尋希望他能加入孟家軍,隻為了大梁國泰民安。”

這些事情,謝氏都知道,孟家的事情出來,張杜痛心疾首,幾次欲上書,隻是梁帝明令禁止,他就算遞上奏折也沒用,反而要將他一家也搭進去。

謝氏頓了半響,抬頭道:“這些我又何嘗不知,隻是夫君他……”

宛桃道:“我相信您去說,張大人應該會想通的,若真是最後,鮮卑或女真占領了國土,那大梁的百姓定然會淪為他們的奴仆,您有一對這麼可愛的孩子,您也想給他們最好的生活吧。”

小櫻桃淚眼汪汪地往謝氏懷裡縮了縮。

她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情,她大概也能知道一點,隻不過她不想讓娘親難過。

山竹卻啥也不懂,看著宛桃,他頓時把那個柱子拋到了九霄雲外,要是能跟這麼漂亮的姐姐一起玩,他也可以不去找柱子呀。

宛桃看著謝氏:“張大人心懷天下,隻是可能一時間不能想明白,勞煩夫人勸導他一番。”

像張杜那樣,一直堅守一個信念,就算彆人的刀架在他腦袋上也不動搖,比起現在轉而跟著孟尋一起去開創另一個盛世,可能更容易些。

可是那樣的堅守真的是對的嗎?

在鮮卑入關之前,鳳州百姓不是已經怨聲載道了嗎?張杜勤勤懇懇,也照樣是收效甚微。

從朝廷派下來的檢察官,到了這裡也隻會吃吃喝喝,張杜為此上了不少折子,最後卻都是石沉大海,梁帝毫無作為,張杜還為此受到了朝廷一些官員的威脅。

謝氏自己什麼都不怕,可是她還有孩子,孩子還這麼小,他們是無辜的。

張杜坐在牢房裡。

孟尋提前讓人將牢房布置得挺整潔,這裡地勢又高,一點也不潮濕。

一日三餐變著法子送各式飯菜過來,雖然都不算什麼貴重的菜,但貴在都很用心,雖然張杜仍然冷著個臉,但是心裡也不得不承認,現在自己還比之前吃得更妥帖些。

這個年輕人啊。

外麵傳來輕輕的腳步聲。

張杜原以為這又是啥說客,結果抬頭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妻子。

他連忙站起來:“燕兒。”

守門的小兵將門打開,謝氏便走了進去,環顧四周,道:“看來你也沒受到什麼苦嘛。”

張杜拉住謝氏的手:“櫻桃和山竹呢,他們怎麼樣了?這段時間,那孟尋沒有為難你們吧。”

謝氏拉著他坐下,寬慰道:“我們都好好的,他對你都能如此,對我們就更加寬待了。”

張杜這才放下心來。

這段時間,他待在這裡,最擔心的就是謝氏和兩個孩子受苦。

他為官清廉,府中一個小妾和通房都沒有,謝氏跟著他一路走來不容易,他對妻子,總是有那麼一些愧疚的。

謝氏歎道:“現在天下大勢,我相信你看得應該比我清楚,你不要堅守你自己的那套了,你既然有才能,就為孟尋所用吧,也算是為了孟將軍做些什麼事。”

謝氏在嫁人之前,也是個風風火火的女子,也一直很敬佩守在邊疆的孟大人。

其實這麼多天來的思考,他已經動搖了。

隻不過文人骨子裡的氣節,讓他又覺得這似乎是件很丟人的事情,一時間無法決斷,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謝氏了解他,見他如此反應,大概就是有戲。

她咳了一聲:“我知道你堅守你那套思想,你就當是為了我跟孩子,我們還不想死,想好好活著。”

張杜歎氣:“既是為了你們,那我什麼都願意做。”

謝氏悄悄翻了個白眼,就知道臭屁。

從堅決不跟孟尋“同流合汙”,到跟孟尋同桌吃飯,張杜覺得這個轉折有些尷尬,還是謝氏苦口婆心地把他勸去的。

菜是宛桃和謝氏一塊做的,倆人都是平日裡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做飯之前,圓月還有些憂心:“小姐,奴婢做菜不是挺好吃的?再說這些菜也不多,奴婢一個人做就行了。”

就差說你們彆做了,等會浪費食材不說,到時間還不一定能吃到飯。

宛桃敲了敲她的腦袋:“你儘管瞧好吧,今天你就等著吃飯,我們倆肯定能把飯做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