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之後的每一天,唐荼荼身邊就沒離過人。
徐詹事給她配了兩員日事女官,記錄她的一言一行,唐荼荼每天從清早上了山開始,滿山除了茅廁就再沒她一處隱私地了。
她在山上的每一個舉動,日事官都要記到本子上,之後會有人篩揀出重要語句謄錄成冊,再把工程進度繪成圖,不出五日,連圖帶字都會出現在京城知驥樓的案頭上,那裡多的是人候著這座新式工場的消息。
一群魯班匠活似十萬個為什麼,時時刻刻提問,圖上的每個細節他們都要推敲琢磨。
清早溝渠剛開挖,便急匆匆跑來問:“唐姑娘,您讓挖的這排汙管,用的是什麼料?”
唐荼荼怔了怔:“用的琉璃瓦呀,我沒寫清楚麼?”
她設計的排汙管是內外兩層嵌套的,內層是水泥管,外層用拱形的琉璃瓦材質環護管道下半部。因為琉璃瓦裡外都有一層釉麵,高溫燒製過後,韌性強,又抗凍,還耐酸耐堿抗腐蝕,是唐荼荼能找到的最好的管材了。
一群魯班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沒人敢動手。
半晌,才有人憋出一句:“姑娘哎,琉璃瓦五彩剔透,迭暈似玉,是宮殿廟宇才能用的,民間用了是違製啊。”
拿皇家殿頂瓦來做下水管,管裡盛的還是醃臢的汙水……
匠人們光是想想就頭皮發麻,後頸發涼。
唐荼荼噢了聲:“違製是要坐牢嗎?還是罰點錢?罰錢就罰吧,實在找不到更好的材料了。”
工部的督造大人聽了口信兒,匆匆跑來,被她這麼兩句話驚得瞪直了眼。
“放肆!違製當斬!”
這大人才扯著喉嚨叱了聲,就被知驥樓文士掀開頭蓋骨罵了回去,從家國大義一路罵到市井民生。
太子殿下收攬的文士都是曆屆的進士之才,懷揣著大學問卻不入官場的,都是恣意狂妄之輩,最聽不得的就是“違製”二字。
這也違製那也違製,什麼服色違製,冠帽違製,如今連個瓦片也違製?皇上怹老人家自己都沒講過,全是這些老東西鼓搗出來嚇唬人的。
一時間滿場飆著聖人言。
文人罵架委實不好看,在場威望最高的懷老先生忙來打圓場,那督造灰頭土臉縮到一旁,不敢吭聲了。
鋼筋打得慢,工程進度全被拖著,排汙溝是最先完工的,借用了過去田舍人家灌溉用的溝渠,與海河的一條支流通上了。
短短五日後,興造院的大人便來回報。
“唐姑娘,第二條排汙管挖好了!我已查驗過,沒什麼毛病。您去瞧瞧,咱工部做出來的活兒就沒有不漂亮的。”
溝渠裡還沒回填土方,兩條管道伏在荒田間,琉璃瓦黑沁沁地反著光。唐荼荼蹲在田埂邊看了半天,看不出好賴來,想了想。
“排汙管首先得保證密封性,讓人往管裡填注清水,放一批蝌蚪苗進去。”
“……蝌蚪苗?”
“對。咱們觀察幾天,如果蝌蚪苗出現在了田埂裡,說明管道有漏口的地方,再一節一節查是哪兒漏。”
饒是興造院的大人見多識廣,一聽蝌蚪苗,也被逗笑了:“行,就按姑娘的法子試試。”
做細致活兒是工部的強項了,宮裡多的是錙銖必較的貴人,一根秋千樁子都不能有剌手的毛邊。是以這群匠人對唐荼荼的細致並無不滿,連忙吩咐人手去逮蝌蚪苗了。
觀察了兩天,溝渠裡果然出現了蝌蚪苗的蹤跡,因為天熱少雨,渠裡隻積了淺淺一層水,還沒爆腿的蝌蚪遊不出多遠,管道漏在哪裡便一目了然了。
“哈哈哈,姑娘果然高明!”
不出半月,“唐姑娘”變成了“唐大匠”,人人口吻肅重,不分年紀不論官品,通通喊她一聲大匠。
這是時下能力卓絕的名匠才能掙得回的讚譽,唐荼荼嘴上說著“謬讚了謬讚了,我哪裡當得起”,卻忍不住翹高了尾巴。
這一聲“大匠”,是懷老先生抬舉她,文士們湊熱鬨,匠人們稀裡糊塗跟著喊,唐荼荼心裡有數。
為了配得上這個最高等級的讚譽,她白天盯工程進度,下午在院裡開班講課,從太陽偏西講到日薄西山。
各行部派了幾個最好學的匠人過來聽課,唐荼荼勞煩影衛準備了塊大木板,刨平整後刮了層膩子,權且作黑板用。
她從枯燥的數學基礎開始講,一點一點地把乘積運算、勾股定理,還有阿拉伯數字融進去。
大食人在中原傳了半個世紀也沒傳開的數碼,終於在實踐中派上了用場,成了此地土木匠才能識彆的一套獨特標識。
黑板刮的膩子質量差,一擦黑板就飛粉,唐荼荼戴了頂帷帽擋塵。
邊寫邊講。
“灰5,40車,φ2速乾——代表的含義是:強度等級為5的灰水泥砂漿,需要40車,抹泥厚度為2指,抹完要儘量保持乾燥的環境讓水泥速乾。”
“簡化符號的作用,不是讓大家全按著這套符號寫,而是在需要簡潔、快速出圖的時候,可以用符號作有效標注。隻要工匠熟知符號的定義,就能在草圖上快速標明,一張建築設計圖的成稿上也沒有太多地方供咱們寫字,簡單標注最省事。”
……
堂下坐得滿滿當當。
滿院的匠戶蹙著眉頭,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全是新事物,土匪似的衝進來,提著刀絞殺他們半輩子的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