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這真是的,人家陳醫生有事兒那是正事兒,他能有什麼事啊!”齊母看見人走了,依舊有些好笑地埋怨。
“怎麼的還剩這麼多,我就順帶拿過去了……”齊母瞬間做了決定。
明好暗暗發笑,玉娟嫂子那邊一批人,有些也沒有吃早飯的概念,隻覺得不乾重體力活,許多人還維持著一天兩頓的習慣。
哪怕現在日子好過起來了,可節約已經刻進骨頭裡。齊母準備帶過去的東西,那個米粉什麼的怕是還行,至少也是糧食啊,變成糊糊怎麼了,樹葉子以前也是吃過的!可誰家過年沒有一些米餅,用來泡成糊糊……他們想都不敢想吧。
“媽,我來拎。”李誌明吃好了,拿著碗筷出來,順手就接過齊母手頭上的東西。
“誌明啊,你今天要不就彆出去了,曉玲就這兩天回來,把那邊東西搬出來,我回來就去收拾收拾,人老師第一次來家……”
兩人念叨著就走了過去。
明好肚子越來越沉,如今走動也不多了。
那邊的生產點,經常都是齊母在幫忙,然後用那些料子給兩個即將出生的孩子做小衣裳,做小被子,養養都是親力親為,每天都是興致勃勃的。
“哎呀,院子門口的迎春花都開了!”
是啊,春暖花開了呢,表姐也要回來了,家裡越發熱鬨。
大家上班的上班,比如楚天闊和湯圓。
忙碌的忙碌,李誌國兄弟兩人最近也是各個村地跑,當然也有很多村子的人主動跑過來詢問,能不能種植辣椒的,他們都沒有馬上答應下來,而是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地跑,是什麼村子,有多少人想種、多少田畝,土質如何……回頭一一和楚天闊討論過後又再決定。
李秋芳這些天除了做飯,就是陪著明好,哪怕陳行之說不用這般擔心,她也是不太放心的,齊芳也已經請假在家待產。
玉娟帶著幾個人在忙著加工那些東西,多了不少人,莫山土布春妮那邊也很是順利,一切也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至於福雲沈家……明好有些皺眉,歎息說道,“山上的桃花應該開了吧,可惜不能去看了。”
她挺著這麼大的肚子,也沒人敢讓她上去。
她沒去,陳行之倒是可以去。
“老陳,你說急事是什麼急事?”齊父隨著陳行之出門,然後問道。
陳行之有些竊喜,“去山上看桃花……看我的藥田啊,英亮還住在山上呢,他做的臘肉炒小年糕,嘖嘖嘖……”
臘肉炒年糕?齊父也是吃過的,明好的娘家媽和嫂子做得很好,自家的米打成粉,聽說一塊塊都是自己摔打很多次,然後蒸熟之後放水裡泡著保存,切開之後就算是透光那麼薄,都是帶著韌勁的,加上臘肉、小菜心、辣椒……想想他都流口水了。
等等?可這也是急事?去吃東西,還要路過機械廠門口?
“陳醫生,您這是去哪?嘗嘗我們家的煎餅……”
“就著煎餅,喝這一碗熱乎乎的湯,您不是說過雖然天氣已經漸漸暖了,可也不能掉以輕心啊。”
陳行之笑嗬嗬的,手裡拿著煎餅,飯盒裡裝著小雲吞,吃上一口,美滋滋。
路上此時過往的行人,幾乎都是來廠子裡上班的。
“給我啥樣的都裝幾樣,肉丸子,對對,蛋釀、瓜釀、蓮藕釀……我給英亮帶上。”陳行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