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羊城,雷道與羲雲大帝已經回來了。
回到商羊城後,雷道向羲雲大帝請教了許多關於修行上的事。
比如頂尖大帝與大帝的區分。
這是目前雷道最需要關注的。
都在說頂尖大帝,但雷道卻沒有與頂尖大帝交過手,唯一見過的頂尖大帝,也就是羲雲大帝。
羲雲大帝看著雷道,也不吝這些修行常識,緩緩說道:“頂尖大帝隻是一個稱呼罷了,實際上,大帝之間沒有境界上的差距。所謂的頂尖大帝,其實就是指一些戰力出眾的大帝,對於領悟的規則數量,沒有要求。”
“比如領悟了一種規則,和領悟十種規則,隻要戰力差不多,那麼都可以稱為頂尖大帝!當然,一般情況下,領悟的規則越多,那麼戰力也相應會越強,這也是為何有人將領悟多種規則的大帝,稱為頂尖大帝的原因。”
聽到羲雲大帝的詳細解釋,雷道也終於明白了。
原來,所謂的頂尖大帝,其實就是個戰力稱號罷了。
如果他足夠強,那麼現在雷道也能稱為頂尖大帝!
哪怕他才僅僅隻領悟了兩種規則罷了。
“那麼真神呢?如何成就真神?”
雷道繼續問道。
儘管雷道知道修行的方向,但對於如何成就真神,一直是一頭霧水。
“真神……”
提到真神,連羲雲大帝也沉默了起來。
良久,羲雲大帝才緩緩開口:“真神啊,萬道合一方為真神!想必雷大帝也能明白,萬道合一意味著什麼。將萬千種大道,儘皆融入己身,這幾乎不可能辦到。哪怕是數萬年甚至數十萬年,也不可能做到。”
“因此,所謂的萬道合一,僅僅隻是一個特征,一個真神的特征!唯有真神,才能做到萬道合一。一旦萬道合一,那就必定是真神!目前為止,所有大帝修行的方向都隻有一個,那就是拚命的領悟規則,一種規則不行那就兩種,兩種規則不行就三種,三種規則不行就十種。甚至二十種、三十種。”
“老夫曾經聽聞過,有頂尖大帝領悟了足足五十種規則,但卻依舊沒能成就真神,最後大限來臨,化為灰灰,可悲可歎。老夫覺得,修行的方向,也許錯了。領悟規則,固然是一種辦法,但並不是唯一的辦法。要想成神,一定是需要一個契機,需要一個機緣,一旦找到了這個契機和機緣,那麼瞬息間就能領悟萬千種規則,從而萬道合一,凝聚神體,成就真神!”
“隻是,這個契機與機緣,誰也不知道是什麼。老夫找了幾千年,也沒能找到這個契機與機緣,今生恐怕注定無望真神之境了……”
羲雲大帝長歎一聲。
他也有些心灰意冷。
閉關五千年,儘管領悟了一些規則,但又如何?他依舊沒能找到任何契機,甚至覺得遙遙無期。
成就真神,不是那麼容易。
有些人,再怎麼驚才絕豔,沒有契機就是沒有契機,永遠也不可能成就真神。
“契機與機緣?”
雷道聞言搖了搖頭,這太虛無縹緲了。
他從來都不相信所謂的機緣與契機,虛無縹緲的東西,雷道都不會相信,他隻相信事實!
雷道堅信,領悟規則的方向,一定是對的。所謂萬道合一,本就要萬千種大道合一,才能成就真神。
之所以有那麼多大帝沒有成功,這不是很正常嗎?
成就真神,需要的是那種最堅毅、最努力的人。領悟幾十種規則,就算努力與堅毅了?雷道並不覺得,他還是覺得那些大帝不夠努力。
既然領悟幾十種規則不行,那就繼續領悟。
領悟一百種、一千種。
最後肯定能夠做到萬道合一,成就真神!
“對了,羲雲大帝。不知大帝的壽命極限是多少?”
“壽命極限?也就是大限吧,一般大帝,大限也就是一萬年,領悟多種規則,也就多幾千年罷了。不過,真正的極限,似乎還真沒有人能夠達到。據老夫所知,有一些大帝領悟了幾十種規則,足足活了幾萬年時間。”
“幾萬年時間?”
雷道心下了然。
按照每領悟一種規則,融合規則聖體當中就增加千年壽命來計算。
多領悟十種規則,那就增壽萬年。
領悟幾十種規則,的確能增壽幾萬年。
這麼看來,大帝似乎真的沒有壽命的極限。
想到這裡,雷道內心深處卻更加堅定了領悟規則的信念。
努力領悟規則,才是成神的王道!
其他的,都是小道罷了。
“對了,七大帝宗內,有沒有頂尖大帝?”
雷道沉聲問道。
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