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防止狗急跳牆,夜不卸甲,不給倭人任何可乘之機,李誠立發動了他的武將技,無懈可擊。
你強任你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我自巋然不動,爾待如何?
果不其然,是夜子時,突然鼓聲大作,倭人再次展開了衝鋒,開始了夜襲,但大明牙兵早有防備,再次擊退了敵人的夜襲,讓戰場陷入了對峙的局麵。
“傷亡慘重,大明牙兵死了三十二人。”李誠立麵色極為難堪的彙報了昨天的戰況,包括夜襲,共有牙兵三十二人死在了血戰之中。
徐渭眉頭緊蹙的問道:“倭寇傷亡如何?”
“割首級一千二百餘。”李誠立彙報了下敵人的傷亡。
“將名錄登記造冊,戰事結束,上奏朝廷為其請功,建忠勇祠,鐫刻其名錄立碑銘記。”徐渭深吸了口氣,打仗是一定會死人的,徐渭跟著胡宗憲那麼多年,早就看淡了生死,但每次戰友死去時,還是由衷的感傷。
戰場,從來不是過家家,生死都在一瞬間。
“能守得住嗎?”徐渭看著李誠立說道:“如果守不住,我們要安排撤退事宜。”
“能。”李誠立十分肯定的說道:“倭人比我們想象的要弱小的多,他們的意誌並不堅定。”
“孫商總和羅禦史呢?”
孫克毅和羅應和都不在,從倭人要進攻消息傳來之後,孫克毅和羅應和就沒有參加總督府議事。
“在武庫看管火藥。”徐渭告訴了李誠立,二人的去向,武庫看管火藥。
大明軍撤退,倭寇進城,孫克毅就會點燃火藥庫,把整個長崎炸上天,這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孫克毅不準備撤退,同行的還有羅應和。
大明留下了沿海的聯排大房,大明的牙兵已經把船開走,如果需要撤退,牙兵客兵離開,留下少數人將長崎總督府毀於一旦,炸的一乾二淨,什麼都不給倭人留下。
這是早就計劃好的,羅應和這個讀書人,選擇了和長崎一起死。
“人心可用,輸不了。”李誠立再次做出了保證,倭人沒有想的那麼強,這次是‘水師獨走’,本身就不是傾儘全力,再加上戰場的因素,倭人贏不了。
第三天忽然起風,天空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而後小雨轉為了暴雨,這個時候,倭寇的機會來了,大明守城的利器火炮、火器、箭矢都因為下雨天威力銳減。
很多時候,都要講天時地利人和,這就是天時,四月末的天氣,本來不會有如此暴雨,但大雨滂沱,守城不利。
但同樣,道路泥濘,跋涉到營堡麵前的時候,倭人的體力已經消耗的七七八八,麵對一丈高的城牆,也是無能為力,哪怕是武士在後方,砍死了不少駐足不前猶豫不決的足輕,但依舊沒人衝上城頭。
而且更加糟糕的事情來了,大明的營堡有遮掩,還能生火做飯,但城外的倭人就沒有這種便利條件了,因為大雨,木柴濕潤無法點燃,隻能吃點乾糧的倭人,更加無力攻城,至於營帳這種東西,那是隻有武士才能享受的奢侈。
很快,倭人麵對更大的考驗,大明牙兵、客兵是異鄉作戰,對於熊野水師也是異鄉作戰,大雨滂沱帶來的是大降溫,寒冷的西北風吹過,倭人的足輕開始生病。
至於毛利家的水師?毛利家水師已經跑了!
村上武吉,見事不可為,沒有通知九鬼嘉隆,帶著毛利家的水師,偷偷撤退了,九鬼嘉隆沒有退路,但村上武吉不是光腳的,他有退路,悄悄地來,悄悄的走。
戰場的局勢呈現出了一邊倒的趨勢,大明牙兵穩坐城池之中,根本不會開城門進攻,指揮使李誠立格外的慎重,他要為帶出來的軍兵的生命負責。
“不是,這倭國這麼喜歡三國的嗎?”李誠立看著麵前的女性服飾,呆若木雞的說道:“他以為用女裝就能羞辱我嗎?”
諸葛亮曾經用女裝羞辱司馬懿,司馬懿仍然堅守不出,現在九鬼嘉隆居然也用這招,來羞辱李誠立,試圖逼迫李誠立出城作戰,和九鬼嘉隆一騎討。
一騎討,即武將對武將單挑,定勝敗。
“大宗伯總是說倭國三分人樣沒學會,七分獸性根深蒂固,這一騎討其實是從《三國演義》裡編排出來的,而不是《三國誌》,他們甚至都不願意看一看三國誌。”徐渭看著那女裝,也是搖頭。
中原從來沒有什麼一騎討文化,武將單挑,主要是閒暇角力,戰場的勝負,從來都不是武將單挑可以決定的。
“看起來,我們不用撤退了,孫商總也不用把長崎炸上天了。”徐渭倒是信心十足了起來,這就是倭人無可奈何的表現,所以才會出此下策,有辦法,早就打過來了。
倭人動用了火器,從鐵甲船上拆下了火炮轟擊營堡,但造成的傷害為零。
因為倭人的火器的威力,實在是太小了一些,他們用的火器都是大明賣給他們的外貿款,說難聽點都是些殘次品,看起來聲勢浩大,可是火炮的火藥數和氣密性,完全不同,以致於三斤的火炮打在土坯城牆上,隻打出了一個坑。
土坯是三合土,不是土堆積在一起,比磚石結構要弱一些,但絕對不是一碰就碎的土渣。
倭人有些絕望,而大明牙兵發現守城的時候懟倭寶具,是木棍,比其他的守城器械都好用些。
順著梯子爬上來的倭寇,大明牙兵兩兩配合,一個人給當頭一棒,懵逼又傷腦,然後另外一個人一戳,就戳下梯子,掉下去不會死,隻會哀嚎不已,進一步打擊士氣。
類似於打地鼠的一樣的守城,一個大明的牙兵,一敲就能敲一天。
等到敵人褪去,打掃戰場再補刀。武士不肯衝鋒,足輕沒有護具,這就成了長崎戰場上的倭寇,又一個困局。
陰雨綿綿持續了十多天,天空終於放晴,但九鬼嘉隆絕望了,因為長崎海灣全都是船,掛著大明的北鬥七星旗。
本來預期一個月才到的援軍,結果半個月就趕到了!
兵貴神速,大明水師來得比預想的早了半個月,以致於九鬼嘉隆壓根就沒有準備撤退事宜,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首裡侯陳璘親自帶著三艘五桅過洋船、三十艘馬船,日夜兼程前來支援,在陳璘收到陛下詔書的時候,陳璘就知道要糟,長崎總督府非常危險!
倭人就是首鼠兩端的狗,永遠不用指望倭人能夠忠誠,織田信長一定會反抗。
陳璘星夜疾馳,焦慮萬分,終於趕到了長崎的時候,才發現,戰場的局麵,似乎是大明占據了上風。
陳璘很快就想明白了,連泗水侯殷正茂、鷹揚侯張元勳都頭疼的營堡,硬生生啃了兩年半才啃下,憑什麼倭寇,就派出了水師,就想啃下這塊硬骨頭?
陳璘並沒有馬上進攻,而是在海麵上圍獵倭人的水師,在倭人之間戰無不勝的鐵甲船,在五桅過洋船這種海上巨獸麵前,就如同紙糊的一樣,根本擋不住五桅過洋船一次齊射。
大明水師將倭人的船舶擊沉之後,才開始登陸作戰,而長崎總督府忍了十幾天,也開始主動出擊,配合大明援軍,對九鬼嘉隆展開了裡外夾擊,倭人從進攻到防守,很快防線就崩潰了,作鳥獸散,四處奔逃,大明開始了追擊。
朱翊鈞收到長崎戰報的時候,已經是五月中旬了,這段時間,朱翊鈞極為擔心長崎的情況,海防巡檢水上飛一直在傳遞消息,但因為是戰區,戰況瞬息萬變。
朱翊鈞已經做好了準備,孫弘毅、羅應和等人,真的把長崎炸上天,全麵滅倭戰爭,立刻開始!
雖然時機不成熟,大明還沒有摸透倭國的水文地理,但有的時候,夾生飯該吃也要吃!
“打得好!”朱翊鈞看完了塘報猛地站了起來,連連說道:“好好好!我大明軍兵悍勇,死戰不退,抗住了倭人潮水般的進攻,擊退了來犯之敵,在陳璘援軍趕到時,裡外夾擊,全殲熊野水師!九鬼嘉隆被生俘,哈哈哈,好!好!”
“重重有賞!下章兵部、禮部,擬為徐渭、李誠立封爵事。”
“下章長崎總督府,逼迫織田信長簽署白銀硫磺條約!”
給徐渭、李誠立封爵,那給軍兵的賞賜,就絕不會低,而且是重重有賞,除了白銀恩賞之外,朱翊鈞還專門從內庫發了一批絲絹、國窖等物為犒賞,實物賞賜和貨幣賞賜都有。
在這一塊朱翊鈞從不吝嗇,再加上內帑白銀堆積如山,朱翊鈞這次的賞賜格外恩厚,除既定恩賞之外,額外加賜每人二十銀的賞錢,參戰軍兵一萬兩千人,這就是二十四萬銀。
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九鬼嘉隆被生俘了,要送到京師來過堂,最後送解刳院明正典刑,最大限度的避免了謊報軍情,畢竟審問就是對賬。
將對方將領俘虜送到京師獻俘,是規避可能存在的政治風險,故意保留一部分的俘虜,防止賤儒搖唇鼓舌。
其實這是鄭和當初俘虜錫蘭國王開的頭,李成梁也沒少乾,為了抓王杲,李成梁還故意受了點傷。
“先生有點過於謹慎了,他要審查解刳院,沒必要啊,就是意外。”朱翊鈞看著麵前的奏疏,張居正的奏疏讓皇帝為難。
當天拔智齒的病人一共有三個,一應用具全都是一起消毒、支取,都是張宏親自盯著,彆人都沒事,就朱翊鈞出現了風寒和發熱的症狀,給朱翊鈞敲橫生齒的主刀是陳實功。
解刳院沒問題,但張居正認為有必要調查。
“先生誰都不信。”朱翊鈞擺了擺手說道:“先生要查,就讓先生查一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