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光明,非常昂貴(2 / 2)

朱翊鈞在兵仗局逗留了半個時辰,整個兵仗局內,一塵不染,連樹葉都乾乾淨淨,顯然是經過了精心打掃。

“陛下,內閣回了消息,說水師擴軍的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主要是從鬆江府抽調一萬兩千軍,前往幾個市舶司組建,今年內便能見到成效。”馮保回稟了陛下的詢問,文淵閣已經在全力推進了。

“大司馬和大將軍說,擴軍最難的就是募兵,若是拉壯丁,那就是烏合之眾,一盤散沙,募兵最大的難處,便是兵源,現在比以前好解決,船廠團造,壯丁很多。”馮保又稟報了兵部尚書和京營總兵的判斷。

匠人,非常守規矩,因為生產中,不守規矩要付出血的代價,很多奇葩的規矩,都是用人命總結出來的,匠人是天生的兵源,因為他們守規矩,還有力氣,和秦漢唐時的良家子一樣,是中人之家。

“皇叔那個蒸汽輪機,弄的怎麼樣了?”朱翊鈞坐著大駕玉輅回離宮的路上,詢問著皇叔朱載堉的研發進度。

馮保低聲說道:“沒個消息,德王殿下這幾年,醉心於蒸汽輪機,但一直沒什麼結果,有些格物博士對此頗有微詞,那東西一年就要幾萬兩銀子投入。”

“再給皇叔批三萬銀,告訴皇叔,此事不急。”朱翊鈞選擇了真金白銀的支持。

馮保笑著說道:“蒸汽輪機雖然仍然不堪重用,但往複式蒸汽機,已經有了不小的成果,去年秋天,已經有一馬之力了。”

大明的蒸汽機,一共有兩條路線,蒸汽輪機和往複式蒸汽機。

蒸汽輪機這種遠超時代的怪物,能轉起來,都是大明工匠心靈手巧,這是夢想,是追求,是詩和遠方,而往複式蒸汽機則是現實。

蒸汽輪機的難點在哪?對於現在的大明而言,全是難點,即便是做出來,也隻是一個奇物,不能大規模量產。

往複式蒸汽機的原理,對於大明而言,不是很難,那就是個風箱,但是從原理到實現,需要漫長的道路要走,比如氣缸的密閉性,蒸汽壓力的控製、蒸汽輸入控製等等。

大明的燃料還是太貴了,試錯成本高昂,煤炭埋藏又太深了些。

三娘子送往了羊毛,麵聖之後,再次甩著馬鞭離開了京師回到了草原,歲月開始在三娘子的臉上留下了痕跡,這不影響三娘子的美貌,是時光沉澱的成熟。

黎牙實又納了兩個妾室,一個紅毛番一個金毛番,樂不思泰西,隻不過他的遊記裡,再無愛情二字。

琉球國王尚久和倭國國王足利義昭王府緊鄰,彼此鬥的很凶,尚久在琉球時候怕倭寇,到了大明親爹的懷抱裡,就不怕倭人了。

琉球王府最近技高一籌,把搜集好的糞罐,扔進了倭國王府內,導致倭國王府臭氣熏天。倭國王府對等反擊,最終引得禮部鴻臚寺的注意,皇帝一道旨意,訓斥了兩個番王浪費,不得再扔糞罐,那都是肥料。

這也成為了京堂笑話之一。

沙阿買買提除了喜歡到前門樓子聽評書,忽然喜歡上了逛書院,朗朗的讀書聲,讓沙阿買買提流連忘返。

在數日之後,沙阿特使找到了鴻臚寺卿陳學會,神秘兮兮的獻上了一份寶物,來自波斯灣忽魯謨斯的黑油,這種油可以燃燒,但是味道很不好聞。

光明,非常昂貴。

尤其是在夜裡,大明的燈油,主要是動物和植物的油脂,比如琉球來的魚油,晚上點的起燈,至少也是中人之家,鑿壁借光,是一種向學的讚譽,更是物資匱乏的體現。

朱翊鈞見到了一桶石油,他很確定這就是石油,石油提煉之後,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溶劑油、潤滑油、齒輪油、石蠟等等,而這一桶石油是沙阿買買提隨身攜帶照明的燈油,因為味道太難聞了,沙阿特使非常不喜歡,到了大明就換成了魚油掌燈。

“大明真的是物華天寶,無所不有嗎?”朱翊鈞看著石油,歎了口氣問道。

“應該是吧。”馮保有些不確信,大明缺金少銀沒有銅,煤炭埋得深,優質鐵礦極少,現在馮保發現,又多了一件,石油。

按照沙阿買買提的說法,這種油,在忽魯謨斯隻要跺一腳,就往外噴,當地人都把這些黑油點著了,防止火災。

大明的貢品裡有石油,陝西延長縣南迎河有鑿開石油一井,拾斤,其油可燃,兼治六畜疥癬,歲納110斤,而延川縣永平村有一井,歲納400斤,入延豐庫,作為貢品進入皇宮。

大明不缺蒸餾冷凝技術,朱翊鈞的國窖,就是用番薯等物釀造,又叫地瓜燒,就是烈酒,蒸餾酒技術在大明不是什麼稀罕的技術。

皇宮一年可得510斤石油,而後提煉為燈油,輕油引火點燈,重油燃做墨,黑光如漆,鬆墨遠不能及。

大明眼下不缺少運油的技術,漕糧箱的製造數量,甚至會出現在文華殿上。

“大明燈油極貴,誰阻攔大明攻占馬六甲海峽,誰就是名教罪人!”朱翊鈞看著那一桶油,一拍桌子。

打通航線,獲得石油,在舊港、爪哇等地提煉,而後將提煉物運回大明,照亮人間。

或許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但照亮大明的夜晚,是一個讓人心動不已的願景。

沙阿買買提,在表現價值,他在大明四處溜達,就是看看大明缺什麼,補充一下貨物清單,加強大明和蒙兀兒國的羈絆。

大明並不是一個好戰的國朝,甚至厭戰,對於戰馬的需求是短期需求,一旦解決了北虜問題,前往蒙兀兒國商貿的動力立刻銳減。

沙阿買買提不太看好這幫祖地的老鄉,他們已經和大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作為突厥化的蒙兀兒人,沙阿買買提要為大明前往西洋商貿提供一個動力,石油,就是沙阿買買提的補充。

在萬曆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朱翊鈞一如既往的來到了全楚會館蹭飯。

“熊大,朕給你帶來一個禮物哦。”朱翊鈞讓馮保拿來了一盞燈,這盞燈高一尺有餘,底部是銅刻的魚,而頂部是一個曲蓋,曲蓋是銅製,裡側鍍了一層錫。

馮保拉起了尺長的加壓杆開始加壓,在加壓了十數次後,馮保輕微擰開了開關,而後拉動了一下麻繩,麻繩牽引著燧石,燧石在火鐮上摩擦出了火花,火花點亮了噴出的輕油,輕油的火焰極小,火舌吐在了石灰棒之上。

馮保繼續擰動輕油開關,火焰逐漸加大,打在石灰上,石灰棒從通紅變成了白熾,明亮的光線,充斥了整個全楚會館的書房文昌閣。

“油燈傷眼,以後用這個,這個亮。”朱翊鈞笑容滿麵的說道:“以後夜裡讀書,就一定能看得清楚了。”

“謝陛下隆恩。”熊廷弼趕忙謝恩,他非常刻苦,因為讀書讀的比較多,所以晚上看書是經常的事兒,這盞燈正是他急需之物。

其實熊廷弼自己清楚,陛下就是找個理由往全楚會館送東西,當年造出鉛筆之後,陛下就立刻說此物甚好,送於先生使用。

八年了,宮裡有什麼新奇之物,全楚會館一定有。

油是石頭提煉的輕油,加壓的塞子是為了讓輕油噴出來,輕油的火舌打在石灰棒上,會發出白色的輝光,而且溫度越高,就越亮。

為了讓輕油充分燃燒不產生積碳問題,整個燈的燈罩運用了煙囪原理,讓空氣更加便捷的流通,充分燃燒。

這東西,名字叫石灰噴燈,大明工匠們設計了整整半個月的時間,而後調試了半個月,正式開始了量產。

“此物,大明廷臣們人手一件,若是其他人想用,可到皇莊購買。”朱翊鈞沒有多打擾熊廷弼學習,而是和張居正說起賞賜,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朱翊鈞也會把好東西賞賜給廷臣。

“此物作價幾何?”張居正試探性的問道。

“二十銀一盞,燈油五錢銀子一斤。”朱翊鈞笑著說道。

“多少?!”張居正嘴角抽動了下,皇莊的東西好歸好,貴是真的貴,二十兩,一個中人之家一年能賺十兩銀子就不少了,京營銳卒一年也就十八銀!

一盞燈,二十銀,怎麼不去搶!

“限量。”朱翊鈞歎了口氣說道:“燈油朕也沒多少,物以稀為貴嘛,內署出品必屬精品,先生用過都說好。”

張居正,大明的帶貨大師,朱翊鈞把他搗鼓出來的奇怪玩意兒都塞進全楚會館,賣的時候,統統是元輔同款,賣的極好。

張居正欲言又止,最終是沒說什麼,陛下這要是不限量還好,一限量,這玩意兒民間轉手,指定加價。

皇莊的東西,全都是奢侈品,一本書朱翊鈞都敢要價十兩銀子,你可以選擇仿製品,但會被人笑話。

皇莊生意,從不坑窮人。

“燈油的話,得去波斯灣忽魯謨斯,那邊跺一腳就冒油,那是油嗎?那是黑金!”朱翊鈞示意馮保拿來了一盞新的燈,這盞燈上紋理是蟒紋,四爪金龍。

整個大明隻有張居正和戚繼光用蟒紋,王崇古、王國光等臣子,都是用的飛魚紋。

“使不得,陛下,書房有一盞就是了,此物極為貴重,方燈就不必了。”張居正準備謝恩,就看到外麵的忙碌,宮婢和宦官們在換屋簷下照明用的方燈!

這要是全換了,得兩百多盞,光是燈油一年就要用幾千斤。

“先生,還是太節儉了。”朱翊鈞看張居正如此認真的拒絕,也是無奈,讓宮婢停手,把石灰輝燈送入庫房保存,既然拿來賞賜,自然沒有收回去的道理。

朱翊鈞去看過,他賞賜的東西,張居正大部分都沒用到,就庫房那些東西,捯飭捯飭,至少能賣七八萬兩銀子。

張居正一品乾了十一年,家產不過十萬銀,朝陽門外快活碑林裡,大大小小的碑石,那當個知縣,三年貪十萬,就有十幾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