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戰爭隻是暫停,從未結束(2 / 2)

朱翊鈞每次都很大方,格物院一年也不了多少銀子,最多的一年,才五十萬銀,隨著清丈還田、開海海貿不斷推行,朝廷有錢,朱翊鈞也有錢給朱載堉浪費,有用沒用,搞出來再說。

“陛下,陛下,還有很多錢,皇家格物院並不缺錢。”朱載堉連連擺手說:“臣這次不是來要錢的。”

“那是西土城的遮奢戶又跑到皇叔麵前蹦躂了?朕上次下了明旨,他們還敢明知故犯?這蒸汽機的配額,都是由內帑說了算,他們找皇叔也沒用啊。”朱翊鈞疑惑的問道。

西土城遮奢戶的膽子這麼大嗎?有了明旨,還敢騷擾?

“也不是,臣想借解刳院用用。”朱載堉說明來意,讓朱翊鈞驚訝無比,怪不得如此猶豫,感情是要借大明人間地獄。

“所為何事?”朱翊鈞有些奇怪的問道。

“臣搗鼓出了一個火寸條,是用硫磺加白磷混合弄出來的,這硫磺和白磷有陰火,隻需要劇烈的摩擦就可以點火了,但臣擔心這東西有毒,畢竟是百姓日常起居所用,故此借解刳院驗證下。”朱載堉說明了來意。

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鏡水月,一根火寸條,可能不會出現問題,可是長期使用呢?

朱載堉對自己發明的火寸條,還是有些擔心,故此讓解刳院的解刳犯們先用,如果真的有毒,再仔細改良就是。

朱翊鈞拿到了火寸條,兩寸長的小鬆木薄條,頭上裹著一層硫磺和白磷的混合物,這東西在後世叫火柴,在大明叫火寸條。

早在南宋時候,杭州的大街小巷就有兜售火寸條的商販了,《輟耕錄曰:杭人削鬆木為小片,其薄如紙,鎔磺塗木片頂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焠兒。蓋以發火及代燭也,亦曰火寸條。

南宋、胡元時候,這種火寸條有毒,而且容易自燃,也頗為危險,朱載堉自然改良了一些引火藥的配方,算是讓其穩定了下來。

朱載堉擔心有毒,故此請解刳院一用,解刳院裡的解刳犯是很珍貴的稀缺資源,大部分都可以用猴子、老鼠來代替,人和、老鼠、兔子、猴子在解刳上,沒有本質上的區彆。

朱翊鈞應允了朱載堉的請求。

朱載堉和朱翊鈞聊了許久,主要是關於蒸汽輪機的進度,很遺憾,仍然是沒有太多的進展,能轉,也就是僅僅能轉,但大明往複式蒸汽機的發展如火如荼,發展極為迅速。

“西山煤局的七個窯井,居然要用六十八匹馬抽水,而西山煤局有抽水馬匹三千四百多匹,這還是窯井不太多的情況下,所以蒸汽機的需求是極大的,王次輔今歲主要將蒸汽機投入到了煤局使用,而不是織造局,也算是讓織娘們鬆了口氣。”朱載堉說起了蒸汽機的主要應用場景。

大明的蒸汽機產能極為有限,絕大多數都用在了煤局抽水之事上,而毛呢官廠的蒸汽機數量有限,主要是用來進行技術驗證,而不是大規模的推廣和實踐,而且這個現狀,短期內無法改變。

大明把蒸汽機叫做鐵馬,因為蒸汽機是用馬力來分級的,三馬之力、五馬之力,七個窯井六十八匹馬,不是這六十八匹馬同時上井,是輪轉的,而鐵馬的好處就在於它可以日夜不歇,也就是說,這七個窯井,隻需要四到五匹鐵馬就可以完成過去六十八匹馬的工作了。

朱翊鈞送彆了朱載堉,朱載堉對萬物無窮之理的熱忱,過了九年時間,仍然沒有一點下降。

看著窗外的春雨絲絲,朱翊鈞拿起了一本奏疏,來自於廣州市舶司的監當官,萬文卿、伍維忠,萬文卿特彆喜歡逛青樓,但是自從二人拜師王家屏之後,就再也沒有逛青樓的機會了。

不能逛,但是誰都不能擋著這兩個家夥對青樓的熱情,二人上這本奏疏的內容和青樓有關。

這段時間,萬文卿、伍維忠敏銳的發現,廣州府內的許多人牙行、青樓都不再裹腳,對於為何出現這種情況,二人非常好奇,進而對人牙行和青樓進行了走訪,最終發現,引起這種變化的是皇莊裡的高跟鞋。

嘴會撒謊,但是牛子不會。

率先購入了皇莊攻速鞋的青樓,獲得了更大的市場,導致各大青樓隻能跟進,而高跟鞋和裹腳是相悖的,因為裹腳三寸,本就不好行走,再加上高跟,那彆說伺候人了,走路都沒法走了。

這是朱翊鈞忽略的文化,實際上大明的裹腳文化非常盛行,主要集中在大家閨秀和娼妓等範圍內,大家閨秀是為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而娼妓則是主要滿足客人那奇怪的審美。

普通人家,哪有那個裹腳的資格,大明百姓家裡的孩子,不論男女老幼,會吃奶時就在父母的背上下田,等到三四歲就開始拾穗,六歲就開始放牛,九歲開始下地乾活。

朱翊鈞之所以忽視,是因為大明皇宮並不裹腳,自明初馬皇後這個大腳皇後開始,大明皇後就沒有裹腳的,這是祖宗成法,也是基於現實,因為在皇帝麵前摔倒是失儀,為了防止禦前奔趨顛蹶之患,遴選時,就直接刨除了這一項。

但大腳皇後終究是變了樣子,宮裡也慢慢有裹腳的,叫做宮樣足紈,是自明孝宗出現的,這種樣式仍然是裹腳,但不影響行走。

朱翊鈞登基後,對這個沒什麼追求,也不喜歡,大明後宮的女子,也就不為難自己了,王夭灼入宮之後,就跟著朱翊鈞身邊,皇帝不喜歡,王夭灼自然不會裹。

所以朱翊鈞忽視了這個文化,但大明民間沒有忽視,《賣油郎獨占魁中,富家子弟將魁的裹腳布、鞋子扔掉,魁被扔到大街上,無法行走,困在了原地。

攻速鞋的出現,進一步打擊裹腳的文化,尤其是娼妓們這個市場率先做出了反應。

曾經有大學士提議過,直接強行取締青樓,將娼妓這個行業掃入垃圾堆裡,朱翊鈞並沒有準許,很多青樓女子,離開了青樓根本沒法生活,這美娘赤了腳,便寸步難行。

朱翊鈞看完了奏疏,沉默了片刻,才批曰:朕知道,愛卿以後少逛點窯子。

在新政的不斷推行之下,大明由內到外都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而矛盾就在這些變化之中,在大變革時代,朝廷如何才能掌握好方向,就是時代給朱翊鈞的考驗。

“陛下,忠順夫人在殿外求見。”馮保麵色極為奇怪的說道,按理說三娘子做完買賣就該走了,非要覲見一下,多少有點多此一舉。

三娘子也是很忙的。

三娘子入京來賣羊毛,羊毛賣完了,在不影響邊民生活的情況下,三娘子歸還了部分的欠款,朱翊鈞本來不打算見她了,因為她這次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春天羊毛之後就是夏天羊毛,時間很短,三娘子為了還款,真的已經儘力了。

“宣。”

三娘子見禮,和皇帝客套寒暄,簡單聊了聊債務問題之後,三娘子握著茶杯,一言不發,也不說告退,也不說事,就是愣在那裡,這個樣子擺明了是有事。

“陛下,虜王俺答老了。”三娘子突然開口說道:“年輕時他或許是雄鷹,但現在他翅膀已經折斷,再也不能翱翔於天空了,所以才訴諸於神佛,寄托於轉世輪回之說。”

朱翊鈞點頭說道:“朕知道他老了。”

朱翊鈞是個少年天子,卻沒有多少少年意氣,他總覺得俺答汗老了才好,就是趁著你老弱多病時騎臉!

右翼鼎盛時,大明以橫掃世間一切的暴力將右翼平推,固然爽利,但作為皇帝,朱翊鈞巴不得右翼實力弱到不堪一擊的地步,大明京營攻伐時,才不會有那麼多人死於戰陣。

三娘子思索了片刻才說道:“陛下,虜王快死了。”

朱翊鈞眉毛一挑,看著三娘子,如此明確的表述,朱翊鈞當然聽明白了這話裡話外的意思,大明如果準備動武,就該這段時間下手了,夏天雨季快到了,短暫的進攻窗口就在眼前。

“大明征伐,並不需要忠順夫人做什麼,大明軍容耀天威,俺答汗現在老了,朕不怕他,就是他年輕時,朕也不怕他。”朱翊鈞是基於實力的基礎上,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大明征伐板升、歸化,三娘子不需要做什麼裡應外合之事,這對日後大明王化北虜右翼有天大的好處。

三娘子如果真的做了叛徒,日後反而難以幫助大明王化北虜右翼,這麼多年,三娘子為了草原人生存做的所有努力,就會毀於一旦,因為她是個叛徒。

“那就好,臣妾告退。”三娘子思索了一番,選擇了離開,陛下的話說的很明白,大明有進攻計劃,大明實力強橫,不需要她配合,隻是此次覲見,仍然讓三娘子有些失望,陛下還是把她當成政治人物看待。

三娘子其實想說:大明攻伐,俺答汗死,她就是未亡人+俘虜了。

可惜的是,皇帝從來沒有往那個方麵考慮。

“奇奇怪怪的。”朱翊鈞看著三娘子搖曳著離開的身姿,搖頭說道,這三娘子跑到宮裡沒頭沒尾的說了這番話,目的何在?刺探軍情?

大明要對北虜繼續用兵的事兒,村頭槐樹下的老大爺都知道了。

去年因為王如龍攻滅開平衛,京營才沒動彈,否則去年騎營就已經亮劍了。

今年三月末,戚繼光掛印征虜大將軍、李如鬆掛印征虜副將軍、吏部尚書梁夢龍為總督軍務,將會出發前往開平衛和大同府,準備對俺答汗進攻之事,這種規模的戰爭,糧草調動、人員調配、軍事訓練、軍備籌措等事,根本瞞不住。

理由?大明北伐還需要理由嗎?理由就是俺答汗嘉靖二十九年劫掠京畿,朱翊鈞要為皇爺爺受的屈辱報仇,如果這個理由不夠,那俺答汗和土蠻汗一起進攻應昌府,這個理由就夠了。

率先撕毀協議的不是大明,而是俺答汗,從他讓兩個萬戶進攻應昌開始,大明和右翼的戰爭就已經開始了。

或者說,戰爭隻是暫停,從未結束。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