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2 / 2)

熊廷弼不是駱思恭,大明也隻有一個駱思恭敢對皇室全力出手。

朱翊鏐和熊廷弼在摔跤,並沒有動兵器,平日裡二人對練是有戚家軍刀和長棍,今日並沒有用,而是單純的比拚身體下盤穩定和力量,摔跤是自先秦就有的傳統軍事科目,《禮記》曰:“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射禦角力。

就是射箭、駕車、角力三項是符合禮法的君子之藝,後來逐漸出了君子六藝。

朱翊鈞請安之後,換上了武服,看著場中。

熊廷弼和朱翊鏐的身形很怪,是他們前傾著身子,半蹲一樣,讓自己的重心儘量下移,而後左右手不停的試探,簡單的試探後,兩個人的頭頂著頭,兩隻手摁住了對手的後頸,開始用力,試圖將對方摁在地上。

熊廷弼顯然是收著力,而朱翊鏐沒有天生神力,始終無法摁倒熊廷弼,熊廷弼也想要把朱翊鏐推出校場之外,但朱翊鏐牢牢的抵住不肯後撤。

彼此纏鬥了近半刻鐘的機會,體力下降極為嚴重,朱翊鏐似乎找到了機會右手前探,抱住了熊廷弼的腿,用力的一掀,將熊廷弼摔在了地上。

“哈哈我贏了!”朱翊鏐製服了熊廷弼,對著皇兄用力的揮舞了下拳頭,坐在地上用力的喘著氣。

熊廷弼被掀翻很快就站了起來,相比較麵紅耳赤的朱翊鏐,熊廷弼顯得遊刃有餘,體力都沒有損耗太多,他其實是看到了潞王體力已經嚴重下降,故意賣了個破綻,又不是生死搏殺,熊廷弼很懂人情世故。

“鏐兒,你知道從通州到京師的河叫什麼嗎?”朱翊鈞笑著問道。

朱翊鏐確切的說道:“熊大放的水。”

“孺子可教也。”朱翊鈞走進了校場之內,笑著說道。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金安。”熊廷弼趕忙見禮,他剛才就看到了陛下,極力表現自己的力量的同時,又巧妙的輸給了潞王殿下,不得不說,在全楚會館就學之後,熊廷弼學到了張居正身上的演技。

“贏了就是贏了,他放水也是我贏了!”朱翊鏐大聲的說道:“是我贏了!熊大有什麼了不起的,我舉個例子,我們倆生死搏殺,雖然他能把我打死,但我,還是不服!不服就是不服!”

朱翊鈞笑了起來,這孩子很聰明,朱翊鏐怎麼不知道他的獲勝隻是人情世故?但依舊享受勝利的喜悅。

“熊大,咱們練練。”朱翊鈞下場,跟熊廷弼開始角力,連續三次,熊廷弼都被朱翊鈞在眨眼之下拿下。

朱翊鈞十九歲,熊廷弼才十三歲,朱翊鈞比熊廷弼多吃六年的飯,多操練六年,哪怕是天賦再高,體重身高的巨大優勢下,熊廷弼傾儘全力,朱翊鈞依舊是不動如山,與其說是角力,不如說是玩耍。

熊廷弼不用人情世故,就是力不如人。

“再過兩年,咱就不是你的對手了,你這股熊力,嘖嘖,天生的軍將。”朱翊鈞有自己的訓練項目,和熊廷弼角力,也隻是熱熱身。

熊廷弼的軍事天賦已經令人極其羨慕了,關鍵是他讀書還讀的極好。

五月的天氣已經很是酷熱了,朱翊鈞仍然一絲不苟的完成自己所有的訓練,武器操練、體力訓練。

武器操練主要是火銃、丈八槊、戚家軍刀,丈八槊是長兵中難度極高的兵器,而朱翊鈞已然可以做到如臂指使,而體力訓練,是十裡的長跑,以及半個時辰的站樁。

揮汗如雨的朱翊鈞坐下後,灌了兩碗溫熱的大碗茶,看著朱翊鏐笑了起來。

朱翊鏐在拚飛雲號,頗為專注,幸好送來的飛雲號有詳細的拚裝圖例,否則朱翊鏐怕是要看著那一堆零件為難至極了。

“母親、娘親,鏐兒明年大婚,王妃可確定了人選?”朱翊鈞說起了正事。

潞王將會在明年進行大婚,這標誌著潞王已經成丁,朱翊鏐那些萬國美人可以開封了,這也是國朝的一件大事,禮部早早開始了準備。

李太後點頭說道:“早已確定。”

朱翊鈞細細問了之後,才發現的確是早已經準備好了,那個每天叫朱翊鏐起床的女子,就是王妃。

這不奇怪,王夭灼也在宮裡養了好些年,王夭灼成為皇後,是符合大明禮法的,即便是曆史上的王皇後王喜姐,也是萬曆五年正月入宮,一直到次年二月十九才大婚。

提前培養感情,也算是情理之中。

朱翊鈞挑揀了幾件朝中的大事,和李太後說了說,李太後不願意管這些事,沒聽幾件就有些不耐煩了,一句不得乾政,就把朱翊鈞給打發走了,朱常治才一歲多,正是學走路的時候,李太後對長孫朱常治極為寵愛,生怕摔了。

大明在前線的推進有條不紊,趕在雨季之前,大明軍開始全線推進,壓迫到了板升城外三十裡的位置。

連一直在前線偵查的大明先鋒都督李如鬆都回到了中軍大帳,等待著戚繼光升帳議事,戚繼光一直在看著堪輿圖,等待著軍報的傳來,他需要等到一個消息,才能做出決策。

此時的中軍大帳喜氣洋洋,這次的作戰極為順利,察罕淖爾不堪一擊,俺答汗的三個萬人隊對集寧海子展開了進攻,意圖收複戰線,被大明京營穩紮穩打的擊退,集寧海子就是京營這把尖刀的主力,大青山駐紮了四個步營兩個車營,那是京營的退路。

即便是這次打不下板升,京營依舊可以有條不紊的撤退。

這讓前線的氣氛不那麼的悲觀,打不贏來年再來,是陛下賦予軍隊的機會。

料敵從寬的陛下甚至籌備了一個二十五年戰爭的超長計劃,可惜,俺答汗已經老的不能動了,這個計劃隻能胎死腹中,北虜沒有拿得出手的人物,組建抵抗勢力和大明再次交鋒二十五年了。

戚繼光在等一個極為重要的消息,三娘子離開了歸化城,歸化城的歸屬決定了決戰的位置。

如果歸化城在三娘子離開後完全倒向了俺答汗,那麼決戰的方向在東線,也就是大同外六堡方向。

如果歸化城不肯倒向俺答汗,哪怕是緊閉城門,隻要不跟俺答汗一起作戰,俺答汗決戰的防線隻能是京營。

草原人作戰也是要後路的,歸化城的不完全忠誠,就是完全不忠誠,從大同方向決戰,一旦歸化城反水,決戰還沒開始,俺答汗就輸的體無完膚了。

“報!斥候探聞!稟戚帥!歸化城城門緊閉,俺答汗三子賓圖委兀慎部,前往歸化城交涉,歸化城拒不開門迎接,委兀慎部攻城,賓圖被射中了左臂,昨日夜裡不治身亡!”一個掌令官急匆匆的帶來了一份急報。

“哈哈哈,內訌了。”李如鬆是想要笑出聲,也覺得場合過於嚴肅,將笑欲笑,憋得難受。

“想笑就笑吧。”戚繼光看著李如鬆這麼憋下去恐怕會憋出內傷,笑著說道。

“哈哈哈!”李如鬆笑了起來,他跟著他爹打小就跟北虜打仗,他爹為此負傷,為此流血,可以說從小打到大。

戚繼光打開了塘報,看完仍然沒有出聲,他依舊在等。

斥候的探聞可能是敵人故意散播的謠言,戚繼光要等了山的奏聞,了山是軍中墩台遠侯的最高指揮,在北方作戰,墩台遠侯的情報更加準確。

墩台遠侯的情報晚來了兩刻鐘,主要是確定情報的真假,情報內容並沒有太多的區彆,而俺答汗被氣到了吐血,三子賓圖是長子僧格死後最成器的那個,俺答汗將委兀慎部交給他,就是期望他能挑起大梁。

結果三子賓圖沒有死於大明軍之手,反而死於歸化城的箭雨之下,根據墩台遠侯的確認,箭簇上塗了金湯(糞便),拔出箭簇後的潰膿和高燒,才是奪取賓圖性命的關鍵。

“歸化城的兩個萬戶,看起來是打定了主意不肯跟著俺答汗死硬到底了。”戚繼光確定了情報的真假。

朝堂對俺答汗的判斷是錯的,俺答汗不準備跑,而是準備跟大明死磕到底,但朝堂對歸化城歸屬、人心所向的判斷,卻是準確的,三娘子在的時候,歸化城不聽俺答汗的,三娘子躲到大明了,歸化城仍然不聽俺答汗的。

胡漢雜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麵,的確需要一個結果,才能結束這種混亂的局麵。

“李如鬆,你帶兩個騎營,前往翁觀山,隨時準備阻截俺答汗敗兵,若京營敗北,則進擊板升城。”戚繼光將手點在了翁觀山下的武川鎮,這個地方,可以阻攔俺答汗潰逃。

如果京營敗了,李如鬆和他帶領的騎營發動對板升的進攻,就可以有效的牽製俺答汗軍隊,到了那個時候,李如鬆和所率的六千人就是棄子,為保證大明京營有序撤退的棄子。

戚繼光沒有隱瞞自己的意圖,甚至直接了當的說明。

李如鬆壓根沒有任何的怯懦,反而滿臉的興奮,他站起來,大聲喊道:“謹遵將令!若不效,提頭來見!”

這是軍令狀,如果沒有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就是死。

貪生怕死李如鬆?!李如鬆早就受夠了這種罵聲!麵對這種質疑,李如鬆隻想說:你才貪生怕死,你全家貪生怕死!

騎營是大明精銳中的精銳,這股精兵就是戰場上左右勝負的利器!

“若敗拖延兩個時辰就夠了,騎營來去如風,到了時間撤退就是。”戚繼光一看李如鬆興奮的神情,就知道李如鬆在想什麼。

戚繼光又不是真的讓他送死,京營隻有一成的敗率。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