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爺爺,“吃食麵食為主,這兩年推廣的新品種蘋果,對了,柿子餅,還有酒和醋,都挺有名的。”
玉溪,“......”
這些她也知道啊,也怪她問的有問題,這些都是有名的特產了,她想投資也不會乾出什麼名堂,而且,她不僅沒有經驗和技術,這方麵的人脈都沒有。
小姑奶奶經曆了三次婚姻,最會看門道,一看大哥說完沒接話,琢磨了下,“農民畫算嗎?我們地界很出名的,剪紙,壁畫,年畫,也有刺繡的,都是大紅大綠顏色的,比不上江南的精美,卻很有當地的特色,主要是人物和花鳥什麼的。”
玉溪的眼睛亮了,這個和周邊能掛上鉤啊,老外很喜歡特色的物件,心裡活泛了,“這一類的特色,還有彆的嗎?我說的是能當飾品買賣的。”
三爺爺也回過味了,“彩繪泥塑算嗎?”
玉溪點頭,“算,當然算。”
三爺爺搓著手,“你大伯會,他早年跟人學過,做的挺不錯的。”
玉溪看了眼大伯,很憨的漢子,在看二伯眼睛轉著,這類手藝,的確憨的有耐心能學,心裡的算盤打起來了,彩繪泥塑也能和周邊掛邊的,這樣在當地開兩個不大的廠子,能解決了呂家的問題,還能賺錢兩全其美啊。
小姑奶奶也急了,“我和你姑姑都會剪紙的。”
玉溪抬頭,幾個姑姑都點頭,看來都會的,玉溪沒見過的,他們這邊沒有剪紙的習慣,“媽,家裡有紅紙嗎?”
鄭琴站起身,“有,家裡有,好些紅紙呢,你奶奶去世我都收起來了,這就去拿。”
玉溪看著小姑奶奶和姑姑們,“一會能剪些自己會的大件嗎?要是會難的就剪難的。”
小姑奶奶樂了,心裡有數了,“行,一會給小溪看看手藝。”
鄭琴不僅找到了紅紙,把家裡的幾把撿到也找出來了,小姑奶奶分了紅紙,幾人低頭剪了。
呂爺爺臉上的糾結沒了,樂嗬嗬的,心裡得意,不愧是大孫女,這是有辦法了。
同時心裡發酸,自己哥哥姐姐過的不好,他看著心裡也難受,他要是不幫忙死了沒臉見爹媽,這會好了,孫女幫著解決了。
要麼說,玉溪家裡都沒蠢的,精著呢,玉溪一開口,都知道玉溪要乾什麼了。
玉枝偷偷的給老姐豎了大拇指,厲害了。
三爺爺眼巴巴的看著玉溪,玉溪眨了眨眼睛,看了眼大舅,這家裡也沒原料啊,也沒合適的泥土,怎麼弄?
清了下嗓子,“三爺爺,我相信大舅的手藝的,等我看看姑奶奶的,咱在說,成不。”
三爺爺知道有戲了,“成,成。”
隨後玉溪關注著剪紙,兩位老爺子商量著能不能回老家牽墳的事,還有太爺爺的墳在這邊,要在這邊修個大墳的。
幾個姑姑的剪紙也完成了,三爺爺家的三個姑姑,剪的都不是繁瑣的,都是一些生肖,哪怕簡單的,玉溪也是不會的,拿過來仔細看著,還不錯。
小姑奶奶家的表姑姑,就要繁瑣了,不僅有動物,還有人,這才算的上是手藝了,在看小姑奶奶的就更厲害了,幾個動物不同的形態,玉溪小心的接過來,愛不釋手的,裝裱起來,在店麵裡絕對能賣出好價錢啊!
鄭琴眼裡也是歡喜的,就連鄭貿然多淡定的人啊,也拿過去看了看,還開口了,“這手藝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