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奶奶家離的不遠,一趟街的,這是最外圍的街了,臨近大地,一眼望去都是地。
玉溪邊走邊看著閨女,湊到年君玟的耳邊,“咱閨女才多大點,怎麼有大姐大的意思?”
年君玟,“回去該去幼兒園看看了,我覺得彆看閨女小,一定是一霸,你看才多大點,多會吊著人。”
玉溪,“.......”
的確該去看看,這丫頭在家給他們看得,都是她願意給他們兩口子看得啊,成精了!
很快到了小姑奶奶家,小姑奶奶家房子不是很大,隻有正房和院子,院子養了不少的雞鴨,都圈在籠子裡,窗戶上掛著紅辣椒和黃玉米,在配上紅紅的窗花,農家一景啊!
玉溪和表姑進去,表姑家的都是兒子,家裡窮娶妻晚,孫子倒是沒多大,不過,一院子的男娃也挺壯觀的。
玉溪和小姑奶奶說話,年君玟帶著二伯去安排人了。
玉溪說了會話分了禮物,談話中才知道,小姑奶奶後嫁的繼子不養,自己偷偷攢了錢和親兒子一起過的,這是新蓋的房子,玉溪也發現,小姑奶奶在家裡絕對的領導,都聽她的。
中午吃飯,屋子裡坐滿了人,都說半大的小子吃窮老子,這一屋子的小子,吃個飯嚇人,都是能吃的肚子,兩大鍋的饅頭都沒夠,看意思半飽都沒吃上。
這麵朝黃土背朝天的,養這些兒子又要娶媳婦,難怪沒人闖出去,供一個孩子上學學費就是問題,現在的學費不僅大學學費高,高中也是。
公立高中好一些,隻要考上了學費算便宜的,私立的不好意思,學費高的嚇人,教學質量又不好,上了也要補課,考上大學就更難了。
一輩又一輩的重複著,沒有闖出去的人拉一把,一輩子都出不來泥潭。
玉溪一家子成了希望,一頓飯吃的,玉溪心裡挺沉重的,這不僅是小姑奶奶家,更是大部分家庭的縮影。
還有更可怕的,明明一輩比一輩窮,還要多生孩子,就算有聰明的想上學,都沒錢供!
玉溪兩口子下午沒在聊天了,出去轉的經理回來了,玉溪就在小姑奶奶家也沒動,經理畫了簡易的地圖,把看好的地方都標記了出來。
玉溪攤開看一眼,低頭和年君玟商量,兩口子問了情況後,很快就挑出來了,供銷社是一定要的,還有一個地位,隻有土地比較臨近公路,如果建廠子需自建的,好在地方夠大,日後想擴都可以。
這就涉及到投入的本錢了,要去估算投入了,玉溪帶了專業人員,開口道:“明天下午,給我具體的數據。”
經理,“好的。”
玉溪又和小姑奶奶道:“姑奶奶,我們想和鄉長談談,三爺爺說,你丈夫本家的,你看去透露下消息?”
玉溪沒想上杆子,上杆子不是買賣,在沒見過,她不下定論,如果真是乾實事的,自然會找過來。
呂冬,“好,交給我。”
晚上,玉溪沒在小姑奶奶家留飯,小姑奶奶家就幾個女的,做一頓飯太麻煩了。
吃過晚飯,玉溪有工作要做,沒聊天,回到屋子,年君玟太了解媳婦了,“心裡有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