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雕刻的都是自己擅長的,她雕刻最多的就是動物了,人物從未嘗試過,她沒有天賦,雕刻不出神態韻味,但是動物雕刻的不錯。
她也是從來弟丈夫雕刻品的道的啟發,嘗試著雕刻的是院子裡的土狗,還是一隻撲蝴蝶的土狗,這些都是簡單的,很快就出了性態,隻等著打磨。
導演在椅子上躺著不舒服,迷糊了一覺很快就醒了,隻見兩個攝影師也沒休息,恨不得蹲下來拍攝,忍不住過去看,見到半成品,愣住了,“呂總雕的?”
玉溪吹了竹屑,很滿意,“恩。”
導演呆了呆,呂總是他見過最多才多藝的老板了,難道改革開放後,當老板的都要十項全能嗎?
導演忍不住在心裡數了數,呂總的外語很好,會做飯,會賺錢,會雕刻,會古董,呆了呆,這就是他不是老板的原因嗎?
導演是真的佩服了,蹲下來,“呂總,這也是在書上看的?”
玉溪雕刻的差不多了,打算慢慢的打磨,笑著道:“我丈夫學雕刻,有空閒時間會教我,不過,多讀書是對的,書中自由黃金屋。”
導演家裡也有書架,有不少的書,真看過的沒幾本,都是衝臉麵的,“呂總一定看過很多書了。”
難得閒聊,玉溪做了解答,“是啊,我們家有很多的書,有爺爺留下的書房,爺爺的書有曆史感了,丈夫和我一個書房,丈夫的書也不少,一直在充實自己,我的書就相對的雜一些了,會看很多的題材,從來不局限,我們家每天的習慣,無論大人和孩子,晚上睡覺去都會看書,會對一本書做規劃,多久看完,寫上自己的感想,或是把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都標記下來。”
玉溪難得講了這麼長一段,頓了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開始不懂,多寫記住了,在慢慢去理解,印象就深刻了。”
導演,“.......”
攝影師,“.......”
這是比你優秀的人,都在不斷的努力,難怪人家越來越成功。
導演發覺,呂總家對教育很有心得,多聊了一些學習方麵的,玉溪打磨著竹子,也願意去將,她知道,節目針對的人群,會有很多兒子同齡的孩子,所以,她每天拍攝都會堅持教孩子學習,將一些小故事,有深遠意義的,希望能啟到證明積極的作用。
玉溪家裡大部分都是學霸,對孩子們的教育也很有一套,玉溪將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教育了,幾歲的孩子記憶力最好,該學什麼,怎麼糾正多動症,怎麼專心聽講,雖然不能說是專業的,對孩子家長也是有幫助的。
等話題結束,孩子們都醒了,玉溪雕刻的也打磨成了,隻等著包漿了。
導演拿在手裡,對於沒有藝術性的來說,已經很漂亮了,“呂總學的有念頭了吧!”
玉溪心裡默算了戲啊,“時間過得真快啊,一轉眼十年了。”
導演默了,一件不是自己擅長的,能堅持十年,不是誰都有毅力堅持下來的,忍不住問,“多這麼多不累嗎?”
玉溪勾著嘴角,“人難得活在世上,時間太寶貴了,隻有你爭分奪秒的去利用它,才能感覺到無窮的樂趣。”
所以,她一點都不累,她在努力的去學習充實自己,這種感覺很好,她一直很享受學習的樂趣,何況沒學習一樣技能,也是一種修行。
導演不說話了,他需要靜靜,呂總太顛覆他見到的老板形象了,他見到的老板,也有努力學習的,可沒有一位像呂總一樣,享受的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