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兒不是什麼大事兒,起碼在朱老四看來根本就不算什麼大事兒,在楊少峰看來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就是朱老四有些糾結而已。
大明這邊抓了四十三個倭寇,為首者叫什麼徵葛成二郎,徵葛成五郎,兄弟兩個外加數十個馬仔被人一鍋端了然後送到了順天府,錦衣衛拷問之後也確認了這些人確實是倭寇。
然後問題來了。
這些人到底是該殺還是該放回去?倭國這麼多年不朝貢,是打算乾什麼?要不要拿火炮轟他們兩輪?
朝廷上的大佬們自然是意見不一,有的人覺得既然都把人給抓來了,那就應該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直接把這幾十個倭寇給宰了算球,省得還得浪費糧食養著。
也有人覺得倭國不來進貢就是因為這些倭寇在海邊鬨事,正常的使團被他們給攔在海上過不來,所以應該把這些倭寇扔回倭國,讓倭國朝廷去處置,然後告訴他們趕緊來朝貢。
朱老四比較糾結既想把人宰了出氣,又不想因為這四十三個倭寇而影響了倭國重歸藩屬這件大事,畢竟,上一任倭國國主足利義滿的表現還是很到位的。
至於所謂的不征之國,其實不管朱玩璋也好,還是朱老四也罷,其實都沒太當回事兒。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
不可輒自興兵,其實就跟不首先使用某種大殺器一樣老老實實的,就是不征之國,如果犯了事兒,那就另當彆論。
然後朱老四打算把這些倭寇給遣送回去的想法讓夏原吉炸毛了。
如果沒有這些倭寇,國庫的賦稅會不會更多?如果要把他們給遣送回倭國,那是不是還得先養著,然後還得給他們出路費?
國庫空虛啊!
對於夏原吉這種殺又殺不得,罵又沒有用的無賴態度,朱老四自然是無可奈何,乾脆就把這事兒給扔在一邊,自己跑到了工地來散散心朱老四現在特彆喜歡在工地上晃悠,每當看到工地上又有什麼變化,朱老四就會打心底裡高興。
來到工地之後,朱老四就莫名的想到了楊少峰這個混子當初跟朱瞻基所說的朝貢遍地是坑的歪理邪說,還有這個混賬在邊市城的所作所為。
朱老四覺得楊少峰比鴻臚寺和禮部可強多了,反正他們沒能搞定的韃靼和瓦剌被楊少峰給搞定了,這次倭寇的事兒,倒不如問問這個混子的意見?
然後楊少峰就想到了著名的《朝鮮宣祖實錄》裡麵記載的宣祖李的孝子逆子之說“中國父母也,我國與日本同是外國,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於子,則我國孝子也,日本賊子也。”
再想想南京和抗戰八年中的無數冤魂,楊少峰便斟酌著道:“要不然,全給宰了?正所謂遠夷當威之以刑,太祖高皇帝亦曾有雲,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中國者,不可不討。
正所謂火炮的口徑就是正義,射程就是真理,孫兒覺得還不如先拿這幾十個倭寇祭旗,然後多造幾艘戰船去倭國轟上幾炮,到時候他們就會乖乖來朝貢了。”
想了想,楊少峰怕這個說法還不足以打動朱老四,乾脆又指了指邊市城所在的方向,低聲道:“韃靼與瓦剌已不足為患,若交趾得平,豈可獨留倭國耶?若以父子相論,則朝鮮可謂孝子,倭國則為逆子,打死不足論!”
朱老四瞪了楊少峰一眼,怒道:“混賬東西!朕往常是怎麼跟你說的?不要總想著打打殺殺的,你怎麼就死活記不住?
彆忘了,邊市城的工地還沒有徹底完工,交趾那邊也沒有徹底平定,再看看這工地,二十萬民夫青壯日夜勞作,一千萬貫寶鈔,堆積如山的石料巨木,這些事情還不夠麻煩?”
楊少峰的眼珠子轉了轉,嘿嘿訕笑了一聲,然後頗為狗腿的湊到朱老四跟前,笑道:“要不這麼著唄,您把那幾十個倭奴交給孫兒處置,保證不花國庫一分一錢,也不會擅起邊釁。”
朱老四斜著眼睛瞧著楊少峰一眼,嘲諷道:“你個狗東西莫非是想把他們弄來當勞工?不成的,倭寇桀驁難訓,多數不通人言,用之於工地,如何能放心?”
楊少峰拍著胸膛道:“您放心,孫兒既然敢說,就敢立下軍令狀,隻要您再把無心和紀綱手下的詔獄借給孫兒用上幾天,就保證不會出問題。”
朱老四道:“那就這麼說定了,四十三個倭奴儘數歸你,有事兒你自己去找無心和紀綱,彆讓夏老摳再來煩朕就好。”
楊少峰用力的點了點頭,保證道:“您放心,孫兒肯定把事情辦的妥妥的,回頭就算夏老摳頭疼,孫兒也保證他不會去煩您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