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下砍樹之令,致多年輪豫章、數千株成林果樹、無數合抱鬆柏蕩然以儘。……三月間,令巡界兵割青,使寸草不留於地上。”
屈大均《廣東新語》說廣東省的情況,“東起大虎門,西迄防城,地方三千餘裡,以為大界。民有闌出咫尺者執而誅戮。而民之以誤出牆外死者又不知幾何萬矣。自有粵東以來,生靈之禍莫慘於此”。
阮錫《海上見聞錄》中說“上自遼東,下至廣東,皆遷徙,築短牆,立界碑,撥兵戍守,出界者死,百姓失業流離死亡者以億萬計”。
大明不行,從朱重八開始直到朱由檢,大明的這些個鐵憨憨們就沒想過要搞什麼遷界禁海,反而都是磨刀霍霍硬剛到底。
某地常遭日本倭寇侵擾,朱元璋下旨: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家夥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更加操蛋的是,也不知道大明朝到底是怎麼回事兒,頭鐵的不光是皇帝,朝堂上麵也一大堆頭鐵的。
如今倭奴前腳上表謝罪,大家還在替他們說好話,後腳這些倭奴就往大家的臉上抽了一巴掌……
乾他!
五軍都督府的大頭子張輔最先表態:來幾艘寶船再來點兒兵,回頭我把源義持那傻缺的腦袋給您拎過來。
一開始就反對讓倭奴重新朝貢的戶部尚書夏原吉大喜過望之下更是叫囂:既然要乾,就往大了乾!寧要倭國不長草,也絕不留一根苗!石見銀山是大明的!國庫終於有救啦!
兵部尚書方斌表示:兵部啥都準備好了,就等老大發話了。
工部尚書吳中表示:倭國有多少勞工?現在大明處處都缺這玩意……
禮部尚書呂震表示:倭奴不敬上國,其心可誅!當焚其祖廟,毀其貢獻,絕其苗裔!
刑部尚書宋禮表示:不用審了,倭奴直接給吳中就行了,這樣兒比較省事兒。
吏部尚書蹇義表示:乾掉倭奴之後要不要遷移百姓過去?正好咱大明的官員挺多的,不愁沒人手管理,弄個布政使司出來,也能多安排幾個人。
……
給手裡烤著的羊腿撒上孜然,聞著漸漸散發出來的香氣,朱瞻基強忍著現在就咬一口的衝動,將口水給咽回去之後才開口說道:“倭國的事兒,你咋看?”
楊少峰將手裡的羊腿翻了個麵,淡定無比的說道:“用眼看。從軍府到六部,源義持那傻缺把大明文武上下都給得罪了,尤其是前腳上表謝罪,後腳倭奴就來找事兒,你不覺得這是在打臉?”
朱瞻基疑神疑鬼的瞧著楊少峰道:“真不是你安排的?”
“什麼我安排的?”楊少峰頓時愣住了,反問道:“我安排什麼了?”
“那七千倭寇啊,不是你安排的?”
“神經病,”楊少峰嘲諷道:“我安排的?我安排的了嗎?你也不想想倭國離咱們多遠,還我安排的。”
朱瞻基嗯了一聲道:“說的也是。隻不過,之前就屬你最積極的要打倭奴,前段時間源義持上表謝罪之後你就沒動靜了,接著就出現了七千倭奴犯邊的事情,也不能怪我會懷疑。”
楊少峰瞪了朱瞻基一眼,說道:“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最積極打倭國的不是我,而是夏老摳。真要照你這麼說的話,你更應該懷疑這些人是不是夏老摳安排的,而不是我。”
朱瞻基道:“說的也是。算了,源義持自尋死路,這個誰都怪不了,也誰都救不了他。”
楊少峰哼了一聲,扭頭對吳明道:“幫個忙,讓錦衣衛的兄弟把石見銀山的消息傳出去,給朝堂上的大佬們添把火。”
“慢著!”朱瞻基叫住吳明,又對楊少峰道:“你乾什麼?這種消息是隨便傳的?真要是傳出去,倭國可就真剩不下什麼了!”
楊少峰瞧著手裡的羊腿已經烤得差不多了,便用刀子割了一塊下來,笑著道:“沒有銀山,這些大佬們喊一段時間就會把這事兒給忘了。有了銀山,咱們這工地上就再也不缺勞工了。
至於倭國?我管他去死?要不是怕降維打擊,我還想把建州那些野人給抓來當勞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