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上擔架的一休(2 / 2)

大明優秀青年 天煌貴胄 5512 字 10個月前

一休宗純記得很清楚,自己曾經在閒聊的時候試探著問過楊三一個問題,而且這個問題也關係著自己如果能回到倭國,又該怎麼去做。

如果有幾百人甚至是幾千人起兵造反,官府要花費多大的代價才能將之平定?

一休宗純至今都記得楊三當時滿頭霧水的表情,還有語氣中的疑惑:“隨便兩個莊子都能拉出百十號人械鬥,幾千個人說造反?那也能叫造反?

當然,如果一定要說這是造反的話也行,而且這幾千個人都是青壯的話,再略微裹挾一些平民進去,人數很容易就能擴展到幾萬。

然而普通的,沒有經受過訓練的青壯和平民,數量再多,也沒辦法對衛所形成威脅,充其量隻能算是一群會走動的軍功。”

然後一休宗純就一直在琢磨著,如果自己組織起幾千個武士造反,幕府會如何應對?自己會不會是楊三嘴裡的會走動的軍功?

楊三眼看著一休宗純忽然沉默了下來,便笑著問道:“怎麼了?可是又想家了麼?”

一休宗純點了點頭,說道:“是啊,也不知道哪年才能回到倭國。而且……”

見一休宗純有些遲疑,楊三一邊帶著一休宗純往街市上走,一邊笑著鼓勵道:“而且什麼?是不是在倭國還有什麼親麼割舍不下?”

一休宗純搖了搖頭,歎道:“自從母親大人去世以後,我在倭國就再沒有什麼親人了。

楊三哥知道麼,倭國朝廷昏聵無能,幕府橫征暴斂,全不管倭國百姓的死活,而百姓身處其中猶不自知。

如果楊三哥不知道的話,那我來告訴你,倭國的百姓,可能從來就沒有吃過哪怕一頓真正意義上的飽飯。

即便如此,他們還要向倭國的朝廷交賦納稅,他們還要讓家裡的男丁跟著大名守護們去打仗。你說,這樣兒的倭國,還有希望嗎?”

“不知道”,楊三搖了搖頭,說道:“我隻是一個順天府的工頭,這種情況,哪裡又是我該操心的?倒是你,你好好上工乾活也就是了,想這些事情乾什麼?倭國是好是壞,跟你又有什麼關係?”

一休宗純沉默了半晌,最終還是開口說道:“我始終是個倭國人,我做不到眼看著倭國就這麼走在錯誤的道路上。

我想,最好的解決辦法,大概就是有人能夠站出來,推翻倭國的朝廷,帶著倭國的百姓請求內附,徹底成為大明的一份子。這大概就是最好的出路了。

如果不行,那麼就讓倭國的百姓和我一樣,到工地上來做勞工吧,最起碼可以吃得飽,穿得暖,睡得好。”

楊三搖頭道:“內附?這大明的千千萬萬百姓就足夠讓人頭疼了,你還想讓倭國內附?我覺得朝堂諸公們未必願意。

至於你說的讓百姓們來做勞工,這個倒不是不行。隻是,你想過沒有,順天府的工地完工了之後,他們這些人又該何去何從?回到倭國繼續過以前一樣的日子嗎?

司馬君實在《訓儉示康》曾經說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當他們習慣了大明的生活,他們還能回到倭國嗎?就算是你,你還願意回倭國去做個苦行僧嗎?”

“不願意。”

一休宗純搖了搖頭,老老實實的說道:“就算我願意,也沒辦法再回到過去那樣兒的生活了。”

見楊三滿臉不解的表情,一休宗純便解釋了起來:“禪心已亂啊。

如果不是楊三哥你自己說出來,又有誰能相信,能說出《訓儉示康》裡麵名言的你,居然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莊戶?又有誰能想到,這些工地上的大明百姓居然還要識字讀書?

現在我隻要閉上眼睛,就會想到我在這裡吃飽穿暖,而倭國的百姓卻還要在風雪之中苦熬,說不定哪天就會被凍死,被餓死,更彆說什麼讀書識字了。”

楊三拍了拍一休宗純的肩膀,歎了一聲道:“好好上你的工,好好表現,爭取早點兒從工地離開,說不定你還會有回到倭國的那一天。”

見一休宗純就要行禮道謝,楊三連忙側身避開,說道:“彆謝我,我能幫你的也就是這些,剩下的事情,我也幫不上你什麼。”

說完之後,楊三又接著對其他幾個“表現好的勞工”說道:“拿好我給你的木牌,那是你的身份證明。沒了這個,你們就算是被人打死,也不會有人替你們主持公道。

還有,如果一會兒不小心跟我走散了,就自己回工地上去,也不用想著逃跑,沒有路引,你們連順天府的城門都出不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